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立江 《成才之路》2014,(32):94-95
正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相关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阅读是其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进行自主创造,发现新的知识与阅读方法。让学生的天性在阅读中释放,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创设和谐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的接触,并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整合后建构出意义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而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是新时代的要求.能解放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阅读。作为学生将书面文字与自身已有知识相整合并形成储备的过程,是具有个性化的行为,其最终目的并不仅止于掌握阅读方法与提高阅读能力,更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的想象、敏捷的思维、独立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个性化的阅读需要个性化的评价。教学过程中适时、合理、个性化的评价不仅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加油站”,更应该是解读文本的新起点。阅读教学评价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让每个学生真正享受快乐阅读。体现个性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对文本拥有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反应。关注学生阅读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关注和把握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来判断、揣测他们反应的深刻与肤浅、真实与虚假,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地创设一种阅读的场景,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个性化阅读。具体说来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说明了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过程,是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学生具有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力度,避免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阅读方法,进行自主的阅读,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在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本文首先介绍了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并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阅读的个性化,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在学生个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语文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尝到了个性化阅读评价的甜头。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老师重视、诊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然而个性化阅读并不等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了达到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目标,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品质三个维度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阅读系统。  相似文献   

10.
要珊珊 《新疆教育》2013,(11):120-120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化的阋读,就失去了创造性,只是一种“死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个体,教师不厌其烦的分析和讲解,严重影响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民主、和谐、人人参与的活动课堂。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个性化阅读"理念的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从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和个性化阅读教学三个维度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个性化阅读”内涵的诠释有很多。常常与“个性化阅读”相随的有“探究性阅读”“独立阅读”“多角度阅读”“创意阅读”等提法,几个概念之间相互阐发,但角度不一。综观起来,个性化阅读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佟梅 《文教资料》2007,(35):136-137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习惯成为现代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时至今日,很多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及其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心存疑议。本文欲探讨两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习惯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蔺忠绘 《林区教学》2014,(11):20-22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阅读感悟代替学生阅读感悟、教学缺乏生机和灵性等种种弊端,而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但是又走进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鉴于此,在列举个性化变成自由化、缺乏正确的鼓励和引导、基于浅表性思维等几个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阅读要基于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调动学生有效思维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师对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课内阅读的引导及课外阅读的拓展,使二者有效结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课程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启发和指导,使其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提高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梅欢 《师道》2007,(6):39-40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然而,现今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漠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向老师的思维靠拢,使学生迷失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阅读是指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要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落在"个性化"和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上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经验。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感想。而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个性化阅读,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放手让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少了以往的那种教师繁琐的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的机会,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真正确立了学生阅读的主人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然而个性化阅读并不等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了达到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目标,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品质三个维度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阅读系统.  相似文献   

20.
马丽娟 《考试》2009,(6):41-42
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理想的平台;开放课堂,让学生尽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化解误读,为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充满活力,张扬性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