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生存论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向度。“传统哲学”由于其实体性思维方式 ,从而导致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形而上学”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关系性思维方式 ,亦即实践思维方式 ,从而表现出其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的生存论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 ,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通过否定“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人与社会历史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而得到初步表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是通过其把社会生活归结为人类存在方式而最终确立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但是在理解与传播这一重大思想发现的过程中,却有意无意地使哲学基本问题与非基本问题的关系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某种程度上就是将基本问题过分地夸张了。科学地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在整个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正确地处理基本问题与非基本问题的关系,对于运用辩证思维的锐利武器,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有着启迪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哲学发展史上,各派哲学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均具有其合理性,当然也存在偏颇的一面.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明晰的梳理.这对我们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环境,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这是在工业生产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在思维和存在两极对立中寻根究底的思维方式,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共同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同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基本问题的不断转向,即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自我创造。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为何物的问题,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把握存在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把握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向.必须立足于实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哲学史。从古到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各个哲学派别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则不然,它只是在近代才由法国唯物主义明确提出的。费尔巴哈发展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但由于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代替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实践观点重新确立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地位,才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物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人所特有的。离开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但是有了人,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的生存问题,即人本身与其特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离开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本身就不能活,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思维,因而也不会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导致了一些问题,走向了误区。实践思维方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方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品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物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人所特有的.离开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但是有了人,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的生存问题,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离开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本身就不能活,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思维,因而也不会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哲学基本问题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教科书中一个普遍的观点--“思存关系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质疑.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一、思维和存在的对立起源于人类生产力低下,是人们愚昧无知而做的无可奈何的设想;二、思存关系是在近代反击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过程中被明确提出的.它是历史的产物,而不是超时代的金科玉律;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它彻底解决了过去一切时代因思存分裂导致的各种自圆之说.这些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程哲学作为在全球化进程曲折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冲击、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性及其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反思,既是科学技术哲学逻辑理路的延伸,又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当代表达方式的创新。社会工程哲学汲取了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的精华,标志着现代哲学从社会批判向社会建构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总体特征而言不是"二唯体系"而是"实践一元",当代唯物主义最高形态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与核心,而且是它的的全部内容、本质特征、思想精华与活的灵魂,它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如何唯物辩证地去认识世界,而在于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了实践的把握,即把实践作为生成和确证人的社会本质因而也实际创造历史的感性物质活动来理解。正是这种特殊的实践把握方式破解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之谜,并将旧唯物主义中内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内涵解放出来并做了精辟概括,使之在融入社会实践中焕发出极大的革命活力,从而使人类历史以及属于人的其他一切领域破天荒地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获得了实践性的逻辑建构和自我贯通。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性是公共哲学教育的重要特性,由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所规定,是公共哲学教育改革讨论中的焦点之一;公共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相关联,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的能动作用;科学贯彻公共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必须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正确处理理论和现实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同是对西方传统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批判和否定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 ,都强调人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能动性 ,强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 ,人占主导地位 ,并由此批判以近代西方理性派形而上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 ,使哲学研究在不同的程度上从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绝对化的观念世界 ,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认为哲学的重建的根本途径归根到底是向人的回归 ,这既是西方人本主义各派哲学共同的、突出的特征 ,也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是从人的自然存在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是人类的生存关系的存在。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实践,而是人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中通过人的历史运动而实现的社会存在。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在他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奠定的人类学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程作为人们改造社会世界的典型实践活动、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包括社会工程事实、社会工程现象、社会工程理论(学)和社会工程哲学等四个层次。社会工程理论(学)研究只有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并上升为社会工程哲学,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社会工程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进而发挥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方法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开展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教学,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基本概念入手,把握两种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二是重点分析两种哲学理论的框架,全面比较其思想内容;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落脚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市民社会问题是引发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问题意识,也是当代中国"现代性"社会转型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把市民社会研究(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可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自身内在理论逻辑的变革.同时,通过对市民社会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可以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从而沟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导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真正出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9.
政治上层建筑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虽通过社会意识而建立,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在当代社会,它与经济关系越来越融为一体,因此它应属于社会存在。现有的哲学教科书把政治上层建筑划归社会意识,在逻辑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在现实中是同客观事实相矛盾的,其论据也是难以成立的。为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必要根据上述情况对现有哲学教科书在这方面的论述进行梳理和修正。  相似文献   

20.
当前活跃在理论界研究话语中有四种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史观为内容,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为现实使命,以实现全人类包括每个个人的自由和解放为价值追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特征通过四种特殊形态表现出来: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比肩而立而又互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次生形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生形态。为了展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工程,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因此而出现的各种特殊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