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课题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反思与评价”能力培养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行动研究法(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行动研究法是实际工作者为研究自己的实践所实行的一种研究方式。本文联系行动研究法的历史,概要地介绍了行动研究法的定义与特征一论述了对教育的行动研究法的兴趣的复活。然后通过考察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将行动研究法与当代其它教育研究方式区别开来: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就是教育的种种实践。行动研究者不将其理解为“现象”、“处理方法”或实际工作者观点的表现,而理解为实践中的惯例或常规做法。文中介绍了行动研究者研究过的几种实践的例子。文章指出了行动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技术;论述了行动研究法不是以其技术,而是以其…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的教学论,它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并存在于课堂的教学现象及其规律。实践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主客位”研究法、课堂观察研究法、课堂“深描”研究法、教学案例研究法、教学行动研究法等,这些方法均与实践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胡适有关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指出胡适在其“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和“历史的态度”这两大学术方法论基础上,还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史学研究法,即:史料真伪的审定与整理、历史比较研究法、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传记与年谱的撰写和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法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大多只注意到了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关于“双证书”制度的研究,大多“就事论事”,关注该项制度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完善措施,而很少对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反思和质疑.从批判性视角切入,运用历史研究法、质性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是相关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该文章主要就“农远”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进行针对性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研究法。通过研究发现“农远”教育资源在利用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源与选用教材不匹配、实用的资源较少、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包括优化“农远”教育资源的建设、优化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以及优化“农远”教育资源的管理。该研究旨在给“农远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年来基层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人数和学校教育研究课题数量的剧增,我们发现许多课题研究的方案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通病:在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选用”内容中,简单套用某一“方法”(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很少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选择并描述所采用的方法。通过了解得知这些研究者之所以对此把握不当主要原因是对其所采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当前介于思想、方法之间的“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的不够了解。为此,本人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将当前基础教育科研中常用的“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及“个案研究法”在针对实际使用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行动研究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研究法是近二十年来国外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也注意到并开始运用了这种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根据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使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角色合一,研究成果被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的兴起 “行动”和“研究”在西方科学工作者眼中  相似文献   

9.
行动研究法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共同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行动研究探究的是行动者的“实践理性”和“实践智能”,目的是研究他们的决策方式和过程。鉴于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运用的特点,而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又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研究行动研究法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到底是如何应用的、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声远 《中学教育》2002,(11):14-17
本文所列举的“聆听和对话”、“体验和理解”、“直觉和领悟”等整体研究法 ,就是属于过去我们在教育研究中比较忽视或有所误解的 ,而目前在国外已大为时兴。今后我们只有把这种整体研究法和逻辑分析研究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教育研究。   一、聆听和对话 过去讲教育科研方法首先就要讲“观察法”。传统科学研究是以视觉为基础的 ,倾向于“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而讲“观察法”时又总要提到 ,“观察”只能看到行为的表现和表面 ,行为的原因、动机、后果及其他内心活动 ,往往难以观察。有些行为又是可遇…  相似文献   

11.
方法论是数学教育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基础,不同于研究中采用的具体方法.行动研究法是以“ 参与” 和“ 改进”为目的,针对现场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一项(数学)教师教育研究,正是以改进后的行动研究法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研究的目的决定了选择不同的方法论作为基础,应该引起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授课之暇,笔者重读了梁启超先生史学理论的大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以下简称“研究法”)又有些新的认识和感受,随笔记下,后又将前些年读“研究法”所记下的札记翻阅进行比较,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将所写下的文字进行了整理,与史学界同志们讨教,但愿有助于史学研究空气的活跃。  相似文献   

13.
“十五”以来,随着电教科研的广泛开展,参与电教研究的教师逐日增多,一种容易被掌握和运用的科研方法——“行动研究法”进入了电教科研领域。“行动研究法”不要求有严格的变量界定,但必须有详细的研究计划。不要求有实验班和对比班,但必须把“行动”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在行动中体现,行动的目的在研究中达到。由此可见,周密的计划是行动的基础,扎实的行动是实施计划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教育》08年第一期对“行动研究”曾作过专门介绍: 行动研究法是教育科研方法中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统计法、行动研究法等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和多维度的过程,它本身需要从多个学科和多种角度进行探讨,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全球化研究主要是围绕两个现象展开的,跨国公司通过资本,生产的全球化和新的跨国劳动分工而扩张,现人传播媒介具有全球规模,有人把目前西方比较具有学术连贯性的全球化研究大致归类为四个流派:世界体系研究法,全球化研究法;全球社会研究法和全球体系研究法,除了这四个交叉的问题和全球体系研究法,除了这四个影响较大的问题即“全球环境变化”,“性别与全球化”和“全球化城市”的研究和讲座也比较热烈,我国研究全球化的学也来自不同学科,使全球化这个问题更复杂的是,它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一个有政治争议的声浪目前有上升之势,1999年末爆发了名的“西雅图之战”,反对世贸组织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可以说,学术争议与政治经济利益之争是混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案研究,顾名思义,是指研究者对个别对象进行的研究。“个案研究”可以归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适应于小范围进行的教育改革或探索,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科学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建立某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行动研究是在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型”教学的几种途径,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红 《教学随笔》2009,(12):35-35
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及种类 (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 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广泛。《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吴文侃、杨汉青主编的《比较教育学》认为,“教育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实践,探究会话材料在交际式英语中应用的方法与策略。文章通过对行动研究法的阐述,提出利用行动研究法探索交际式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交际式英语教学中会话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案例,探讨如何运用行动研究法实现针对具体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我校提出的“小学生健体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这一课题被中央电教馆列为“十五”规划总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的子课题项目之一,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配合实施教育研究的学生群体主要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这一年龄群体的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初步的评论、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