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盘点     
《成长》2005,(4):4-5
在美国高中,一些成绩好的高中生在高中就可以选修AP课程:AP为Advanced Placement的简称,即“大学先修课程”。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里就不用再选这门课了。多数大学委员会都承认这些学分。美国各州近年参加AP课程学习和考试的高中生都明显增加,原因是美国学费按学分算钱,大学一门课大约3个学分,费用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  相似文献   

2.
选取美国哈佛大学“外国文化领域”通识课程《中国日常文化与生活》与国内某大学“历史文化领域”通识课程《美国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这两门通识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提出改进我国大学“历史文化领域”通识课程教学设计的建议:聘请外籍教师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加大对多学科综合的通识课程的开发;调整相关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相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学生们往往把“科学”这个字眼同“枯燥无味”一词连在一起。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霍华德·琼斯说,学生们之所以认为自然科学是一门乏味的课程,是因为“在今天的课堂上理论讲得太多了,而孩子们需要了解的是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英语口语”与“英语语音”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 ,从教育理论和课程建设的角度 ,提出了该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合理性 ;在实践上 ,从课堂教学和实际情况提供了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国凤 《海外英语》2023,(7):135-136+139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政策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指引和指导下,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对外传播的重要教学实践阵地。该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背景进行了分析,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重组、增强教师队伍跨文化交际意识四个方面,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研究如何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生研讨课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研究型大学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旨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新生研讨课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受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高度重视.该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和课程保障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型大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社会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为无论从其规模、学涵、社会影响来看,都具有一个“大”的特征。从其规模看,一所普通大学,有十几个教学系,数十个专业,近百个学科、教研室,数以百计的教师,成千上万的学生,占地面积大,教学、生活、娱乐、服务一体化,各种设施配套齐全;从其学涵看,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年龄已远非中学生所及,另一方面,一个专业涉及十几门乃至几十门课程,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志…  相似文献   

8.
美国通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从探讨美国各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批评入手,阐述了美国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和“学”的特点,同时描述了美国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美国经验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调研分析国内外计算机基础课程施教情况的基础上,我校从2009年秋季开始,从教学内容选择、实验项目的建设、课堂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建设等各方面,围绕“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进行了系统地改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的大学教育要求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思政”能力,并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实际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育的概念这里说的网络教育,是指计算机联网教育。使用因特网为教学媒体的远距离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小规模的计算机联网教学试验课程。在此之前,即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以卫星电视为教学媒体的远距离教育联网,规模巨大。以上两种网络教育概念是有区别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指一所大学,或单一的教学主体,使用因特网,进行一门或多门课程的远距离教学;“卫星电视远距离教育联网”是几十所大学联合起来使用卫星合作办学,形成的远距离教育联网。这样的联网20世纪80年代时美国有10多个,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成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课程改革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做人教育的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开始“回归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道德教育课程的终极追求。而与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道德评价,也应该秉承“回归生活”的理念,做到在生活中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实生活就是这门课程的根基.而社会是其归属。只要我们从“贴近生活”与“走进社会”这个基本视角去把握这门课程就不会偏离这门课程的方向.同时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应不应该继续开设“语文”课程?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语文”课程在大学应该怎样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已经被提起、讨论过很多遍了,其结果便是《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里的几起几落:设立、废除、再设立、再废除……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为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非专业课程。不管它是以基础课,还是选修课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15.
跳级课程亦称“进阶先修课程”或“高中生大学前先修学分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简称AP课程),是目前美国高中生在申请大学前争相修读的一类课程。这种“跳级课程”创立于1955年,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学业优异学生接触学院级课业开辟一个渠道。截止2003年,全美参与这类课程的学生人数已达110万。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适应问题,在各国高等学校中具有普遍性。这一问题已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注意。对此,美国高校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美国的许多大学在第一学年的暑假期间,专门为新生设置一种预科课程——“暑期课程”(因开办于暑期而得名)。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新生尽快尽善地适应大学生活。由于课程开办者的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一所相当有水平的大学,我问它的教务处长:“贵校总共开出了多少门课程?”他立即答道:600门。这位处长很不错,因为能十分清楚自己学校总共多少门课程的教务处长目前还很罕见,并且,不知道自己学校开了多少门课程的大学校长也不在少数,而这位处长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8.
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学一年级,建议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因为它适应了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适应了大学生知识和心理的特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长远系列中的重要一环,培养创新人才,不是仅仅给他创造一些外界条件即可,还须直接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以便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讲清方法规律,从内因和外界条件的结合上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课程的清理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的最基本元素是课程,搞好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大学课程的清理与重建,要以“先进”、“有用”和“有效”为基本要求,以培养各类高质量人才为根本出发点,以课程清理、课程重构、课程引进、课程评价、课程研究为主体内容,按照“多门数、少时数、国际化、强配置”的原则,对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性的清理与重建,重点治理“教师讲废话,学生念旧书”现象。以此构建既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中学没有统一的课程和教材,各校水平参差不齐,评分标准高低不一,因此大学录取新生需要有一个共同标准的统一考试,但是,美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由“教育考试服务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主持的“学术水平测验考试”,简称“学能测验”(Schola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