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人文精神建设。为此,需要运用辩证眼光,全面审视传统中华人文精神;认识和分析传统中华人文精神,把握其实质;坚持正确方向,创新中华人文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合学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科学,它与唯物辩证法相关联,因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质上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包括辩证发展的文化.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加强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的鲜明体现,它直接孕育了中华民族在自身人生实践中的基本价值追求.在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虽历经磨难,却能数千年一脉相承,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呈现出的一种伦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表现出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并内化为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民族性格.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普世性的人文精神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它内在地包含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重视,强化生命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又能使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实,使之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人,这无不彰显出生命教育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生命教育倡导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赋予科学实践以人文关怀;生命教育旨在追求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中小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它内在地包含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重视,强化生命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又能使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实,使之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人,这无不彰显出生命教育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生命教育倡导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赋予科学实践以人文关怀;生命教育旨在追求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中小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清明节蕴涵着深刻的道教文化内容。历史上,清明节不仅内在地凝聚着与道教相一致的生命价值观及其文化精神,而且生动地表达出了道教生命伦理、情感和审美思想观念。与此同时,道教文化本身亦不断充实和支撑着清明节的内在精神和表达方式。二者相互交融、相互支持,共同延续着中华民族追求生命和谐的人文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源泉,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理念,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品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环境营造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融合,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校从2003年5月开始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把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珍爱生命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素质。生命教育旨在追求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几个重要关系。一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三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四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人类…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以及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尊严、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来存在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放在首位。"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尚武精神,在先秦时期已形成崇德重和的特征,视"止战"为"武"的最高境界,原因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崇德、重和的尚武特征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一直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追求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以人伦本位为主线,西方文化则以个人本位为主线。汉英谚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表现为:在人文精神上,中国体现出对个人、集体、国家的积极关注,而西方更侧重于个人的“自我”的发展;在道德观念上,近现代西方受理性思维与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与中国的孝道、交友之道、义利观呈现出差异;在文化心理上,中国表现为内倾,西方表现为外倾,中国注重平衡和谐,西方强调对力的崇拜。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具有“能以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的特点和作用。语文课程要凸现其人文性特点,在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教学原则上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教学评价上要确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观。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长期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钻研和敬仰,那就是独立精神、韧性精神和泥土精神。,独立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脊梁的正气和胆识;韧性精神体现了华夏儿女顽强拼搏的意志和秉性;泥土精神则是中国知识分子踏实勤谨的品质和风格。这三种精神最能展示鲁迅的风骨,最能体现世所推崇的中华“民族魂”。在物欲横流和官本位猖獗的当下社会风潮中,鲁迅有助于我们感受华夏民族魂的召唤,重振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以来,以科技为推动力的工业文明高飞猛进,人类的社会财富得到极大的增长,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人类惊叹于征服自然的成就时,人类的任意妄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5年2月十分郑重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重要历史任务提了出来。“和谐”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末。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达到“天人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协调与和谐。中国的企业应当“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人”,坚持走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而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对我们的企业建设便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中国的气派,中国的风格,在这方面,儒家正可为我们造就一种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从人本主义、实用理性、中庸守度、乐感文化、天人合一、悟性思维等不同内容和层面论述了《孙子兵法》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目的是揭示《孙子兵法》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引导人们立足中华文化的整体视角体悟孙子兵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便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化传统是影响一国外交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它包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为贵、义以为上、见义勇为等内容。这些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对新中国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几千年不懈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倡导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当代中国,面对社会种种不和谐因素,缓和并解决这些矛盾,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儒学是我们民族的一份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挖掘儒学中诸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和谐思想,找出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契合点,以期用儒家和谐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是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它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有利于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民族和谐、地区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临潭万人拔河这一民俗活动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很好的折射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和谐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