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神曲《忐忑》的热传,“忐忑”也成了当前网络热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忐忑”的解释是:“形容心神不定,胆怯”。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作者通过对人物“忐忑”心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处境、性格,或表现文章的主旨,读来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忐忑》作为一首中国新音乐作品,将现代"新民歌"融入古典音乐中,与中国古典音乐找到了众多的共通点和相通性。其演唱者龚琳娜的新民族音乐的创作形式以其独到的音乐表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忐忑》以其自然原始的表现形式、宗教性的特点与中国古典音乐气韵相同,更因其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运用而对中国"和"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3.
王辉 《教育》2013,(21):50-51
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新课程专门设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模块。其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学,不仅也不只是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模块中,因为任何历史活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物弧光"作为塑造人物的技巧被广泛使用在小说和剧本创作中,而这一技巧在我国叙事性文学中的成熟运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下的网络优秀文本中,"人物弧光"技巧使用纯熟,《魔道祖师》就是很好的例证。主人公魏无羡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物弧光"技巧的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渐进性特征,由此人物塑造取得成功,"人物弧光"的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物弧光"作为塑造人物的技巧被广泛使用在小说和剧本创作中,而这一技巧在我国叙事性文学中的成熟运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下的网络优秀文本中,"人物弧光"技巧使用纯熟,《魔道祖师》就是很好的例证。主人公魏无羡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物弧光"技巧的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渐进性特征,由此人物塑造取得成功,"人物弧光"的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重要作品之一,《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历来受到推崇,书中"大观园"的人物群像也成为学术研究长盛不衰的热点。而以其中被视为"非典型人物"的秦可卿为视角,一方面可以对秦可卿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红楼梦》中的次要人物为抓手,对其中疑点较多的人物和《红楼梦》的主旨思想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以欧洲音乐系统为主的西方音乐体系在20世纪初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作曲家为了寻求突破,开始关注欧洲之外的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形式,并越来越多地将其运用到音乐创作与表演中。世界音乐就是融合了民族元素和现代元素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新音乐。世界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融合了多元风格的音乐元素来迎合现代听众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要。在网络上被评为"神曲"的由龚琳娜所演绎的一首在国际声乐界流行的无词歌《忐忑》就是这种颇具世界音乐风的创作。思考《忐忑》一曲成功的意义在于,只有借助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的巨大平台,扎根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与现代科技这两块沃土中汲取营养,以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创作与表演赢得观众和市场,世界音乐才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教育,也是世界音乐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话题2011年10月,一段由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作词,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合唱视频爆红网络,在土豆网上已被点击播放了20万次之多,一时间被誉为继《忐忑》之后的又一神曲。整首歌的歌词较为口语化,其中还嵌入了网络热词给力火等。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之第三章《心理人格的解剖》阐述了个体"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明人冯梦龙所编《三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其创造的故事人物也都极富个性。在分析故事人物个性时,必然离不开对形象的心理、人格进行分析,也就自然无外乎对分析对象"本我"、"自我"、"超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曲风格迥异的《忐忑》,开启了新艺术音乐风格在中国音乐界的新潮流,把龚琳娜也推向了最高峰。本文将以龚琳娜在全国地区开展的"声音行动"讲座为例,来探索龚琳娜的新艺术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1.
《汉书·陈胜传》围绕着文字考据、史实征订、人物称呼等方面对《史记·陈涉世家》进行了诸多删改。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班固的"剪裁"多有论述,并提到了二书对陈胜称呼的差异,对《史记》的"世家"之体也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3.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们,大家都看过《哈利波特》吧。想必你对书中的小精灵多比一定有印象。在我的班里,也有一个这样可爱的小精灵。第一次接手:惊讶与忐忑去年9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班主任岗位,担任起了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没想到工作的第一天,校长就把我单独叫到了办公室,告诉我我们班将会迎来一个"特别"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的作品深受《圣经》的影响,其短篇小说《肉中刺》也不例外。借助"耶稣"和"玛利亚"的人物原型,劳伦斯在《肉中刺》中不仅宣泄了自己的恋母情结,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宗教教义的独到见解和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优秀的外貌描写能让人物变得更加鲜活,更富有神采,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都运用了精彩的外貌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彰显人物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外貌描写,促使学生更好地写出人物之魂。  相似文献   

17.
正《墨语人生》栏目主要为书画家、书画院、企业、品牌、人物、社会团体录制专题片、网络推广、宣传、专访及网站维护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维护、管理。《墨语人生》栏目的众多受访者中不乏中书协、中美协、国家画院的众多老师,着眼点则是他们各具特色的"舞墨"、"狂笔"。在艺术家的艺术人生中,除了与历代文人共同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外,还往往蕴涵着一种喜怒无常、放纵不羁的浪漫,同时也渗  相似文献   

18.
正《卖炭翁》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中的一首。在教学《卖炭翁》时,我采用了"走进角色,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还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经过实践,我发现该教学方法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走进角色"是指在文本教学中,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亲密接触,抑或是将自己转换成作品中的人物,从而体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哈代的"环境与性格"系列小说中,自然环境都和人物的性格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哈代《还乡》笔下的爱敦荒原也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和灵性,好似冥冥之中掌握人物命运的神灵。《还乡》中人物与爱敦荒原的亲疏关系也决定了他们最后的命运。作者从克林、游苔莎、文恩和朵沁与荒原的亲疏关系深入分析了人物最后不同的"还乡之路",揭示了哈代眼中人物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南朝史书即《宋书》、《南齐书》、《梁书》与《陈书》在描述史传人物的形象特征时主要立足于传统史学如"前四史"表述方式基础之上,体现出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塑造方法:一方面,外貌特征的表述呈现出一种普遍化趋势,在数量上远超以往史书。另一方面,表述的中心词语是以"美"和"善"为主,注意形容史传人物风度、举止。这种明显的唯美倾向是以往史书所缺少的,也是史臣在撰作过程中主观性的增加和改造。诚然,这种处理方法对史传人物的形象刻画起到了重要的烘托和渲染作用,有一种直接而强烈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