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读代讲”是新课改背景下兴起的阅读教学理念。它蕴含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意识,并强调了“以学生的亲历实践为训练途径”的教学实施原则,这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同时也是对“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训练”这一影响语教学多年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反叛。但是。“以读代讲”也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它的运用,又必须是以教师的有效组织和适度的指导作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而一味地过度依赖或扩大其功效,就必将导致它的实施走上新的歧途。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丰富而博大的内涵,对其进行研究和挖掘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以德治国”体现了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并且“以德治国”中必将建立起多层次的新型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时下,语文教学又陷入另一个误区:绝大多数教师谈“讲”色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看待“讲”这一基本教学方式?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对教师“讲”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对传统意义上的“讲”既进行坚决地否定和改革,又得承认一定程度和方式的讲亦是必要的。现象的本质是理论,行为的背后是观念,大凡一种教学理念,往往受制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百废待兴和一边倒的大气候,使得颇具苏联特色的“红领巾教学法”风靡全国:一篇课文讲上五六课时,强调讲深讲透。六十年代,在对“大跃进”似的教学有所反思的基…  相似文献   

5.
从自身条件讲,我国具有实行“以劳力换土地”战略的优势;从外部环境讲,我国具有实行“以劳力换土地”战略的机遇;从发展经验讲,世界上有实行“以劳力换土地”战略的成功先例。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句子:“N1 把 N2 V1 在 N3 V2 (N4)”。名词N2在深层语义结构上既是V1的受事,又是V2的施事;由介词“在”引导的介宾结构既是V1的处所元,同时又是V2的处所元,因而“N1 把 N2 V1 在 N3 V2 (N1)”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兼语句。对这种特殊句式进行结构分析时可采用双线索层次分析法,将该类句子中的两种兼属情况同时标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西游记》评点本,它从小说所体现的“极幻”与“极真”的辩证关系入手对《西游记》进行了评点。《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指出小说在主题上、艺术上和情感上的“以幻寓理”、“以幻写真”、“以幻感世”,同时认为评点者对小说之“幻”是高度赞赏和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自主参与,读中悟理”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教师讲的多,引导学生自己“细心揣摩”读的少的弊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认识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作为“主导与主体”的协调发展,是一种致力于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力求在小学阅读教学课堂训练重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1世纪初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它是对我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并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实施这一方略必须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以德治党,以德治政,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余光中在文坛兼具作家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不仅以诗文鸣世,在评论上也颇有成就。他的文章抛开了学院派批评的学究气,采取了“以文为论”的独特写法,把散文的澎湃文情和活泼笔法用之于论文,形成了纯粹是自家面目的批评文体。文章拟从其形成原因、文本体现及利弊权衡三方面来分析余氏评论中独特的“以文为论”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本式”研究范式使理论教学论研究走入困境;“田野式”研究范式使实践教学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并不断向上追求。教学论研究者通过变革观念,明确主题,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和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从“文本式”教学论研究者转化为“田野式”教学实践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日本社会中的"共同体"意识产生于原始农耕社会,被学者称为"地域共同体".进入封建社会后,"共同体"意识通过日本特有的家业制度得以发展,并在日本早期的商业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现代企业社会中,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共同体"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企业职员的日常生活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企业社会的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传统的"共同体"意识则继续在现代企业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社会中的"共同体"意识产生于原始农耕社会,被学者称为"地域共同体"。进入封建社会后,"共同体"意识通过日本特有的家业制度得以发展,并在日本早期的商业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现代企业社会中,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共同体"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企业职员的日常生活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企业社会的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传统的"共同体"意识则继续在现代企业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理解与认识是有区别的两种理论活动,解释学与认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视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康德”是基于两种不同视野提出的口号。一些学者在审视这两个口号时,没有注意到二者视野立场的差别,从而产生了误读。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五行说的解释基本上围绕"行"的含义来进行,把五行当作对自然物质的概括,认为其性质不过是对自然的比附。然而,从"五"这个数字出发对五行说进行阐释,可以发现:为了兼有相生和相克关系,"行"的数目既不可能更多,也不可能更少,只可能是五。五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内套五角星形的五边形来表示,而且,在五边或五角形图案中,代表五行的任意点与同自己不相邻的两点形成的三角形,表示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与自己相邻的两点形成的三角形,则表示相合化的关系。这两类三角关系叠加起来,使五行成为一种对宇宙的结构性认知模式。总之,五行之"五"是数学和逻辑上的必然要求。只有"五"这个数目,才能通过相生相克构成普遍联系并且相互转化和克制的网状结构。五行说的核心是其中所蕴含的功能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6.
包括古代文学研究在内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都不能迎合“当下”,而应该相对超脱。只有超脱才能从现实的利害中解脱,使研究不受眼下功利的干扰;只有超脱才能登高望远,探讨那些深奥的甚至是“形而上”的理论问题,以期产生高质量的、影响久远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学术价值”,而富有学术价值的成果,是学术研究者向社会、甚至是向未来奉献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他最大的“当下关怀”。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诗论》中,论说《诗经·卫风·木瓜》的文字较多而解说有分歧。文章比较了上海博物馆整理者与李学勤、廖名春3家之说,参之以《毛诗》“陈古以刺今”的阐释方法,从字与意两方面来重新解释楚竹书中关于《木瓜》之诗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后留下的巨大问号,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曾作出并一直延续着种种不同的猜测。在我国,鲁迅出于个人本位主义立场,指出娜拉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出路,明显体现着由"启蒙"到"立人"的文化指向。胡适基于自由人本主义世界观,指出娜拉"救出自己"、走向个性解放的出路,演绎的是"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文化逻辑。郭沫若以理想的社会本位意识为旨归,指明娜拉走向革命的出路,是对易卜生的"问号"作出的经典性回应。他们指出的不同出路,都是不同文化个性和文化选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着"字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助词"着"的虚化问题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着"的虚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分两部分:一、"着"的虚化机制;二、"着"的虚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流大学,各国有不同的战略。德国“卓越大学”的建设不以学科为导向,而是以“卓越集群”建设为重点。“卓越集群”聚焦重大研究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鼓励不同学科和院系的研究者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平台。德国“卓越集群”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在于,在注重学科基础建设的同时,应当考虑如何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大学内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整合,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涌现多创造一些制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