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晚清时期,随着亡国灭种危机与日俱增,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教育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弊端,并提出改革和废除科举制的构想,二十世纪初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科举制的终结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是近代社会转型,另一方面是科举制度本身危机重重致使废除科举制势在必行.科举制废除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我国教育近代化和价值观的转变,但同时科举制度废除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体制的重大变革之一。科举制的废除给清政府的统治带来了严重后果。它不仅对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运行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了传统士绅的转变,促使新式知识分子的群体和近代新军的兴起,动摇了清统治的根基,加速了晚清的覆亡。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和社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形势的转变,这一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终于在1905年被废除。本文旨在对科举制度的没落做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4.
邓俊康 《考试周刊》2014,(89):23-23
清末取缔科举制有诸多原因,面对时代使命和当时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举制的不足才是废除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法政专科教育一度畸形发展,而清末与民初又各具特色。法政专科教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对“法治”社会的呼唤及科举制废除后文官考试制度实施前我国选官制度和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爱国主义思想和“兴学育才”,“求才治国”的近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张之洞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并展开实践活动,创办新式学堂,推进留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创立近代教育行政机构,制订新学制等,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会和,而且使中国近代系统教育制度得以形成,有力地推动教育近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100年前,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彻底废除了。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社会曾经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又怎样桎梏了人才发展、国力兴盛?科举制和教育有着怎样的关联?科举制被废止后,中国教育这百年是怎样走过来的?今天.让我们通过梳理这些问题,来回顾中国教育发展之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与社会制度,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及人文思想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的存在是由于其制度本身,科举的废除则是时代的产物,而为科举平反指的是纠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科举制理解上的偏颇与扭曲以及对待科举制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束缚新教育发展的枷锁打破了,新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教育开始了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但是,废科举在给新教育开路的同时,也使新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时代难题,体现了当时作为社会改革一个重要方面的教育改革的复杂与艰难.  相似文献   

10.
100年前,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彻底废除了。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社会曾经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又怎样桎梏了人才发展、国力兴盛?科举制和教育有着怎样的关联?科举制被废止后,中国教育这百年是怎样走过来的?今天,让我们通过梳理这些问题,来回顾中国教育发展之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11.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坚持着“先经济后教育”的教育财政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既与当时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渴求有关,也与当时政策决策层不平衡发展论及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不断地被边缘化,教育规模和教育经费也多次被削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但是,这一思想的出现是当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无法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相似文献   

12.
影响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这一模式的基本雏形形成于沙皇俄国时代,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而言,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之后苏联高等教育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4.
晚清三十年间掀起的三次大规模留学浪潮,虽然原因、特点各异,但都为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平民职业技术教育兴起于东周时代,东周王室的衰落使人才向下层流动,他们收徒教学,或多或少地将职业技术教育列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颇有著述。但秦以后,以吏为师的观念和科举制度占据主导地位,这又使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充满坎坷。  相似文献   

16.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既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独立自觉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哲学走向自觉,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哲学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只有坚持本土化、实践化、人本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自觉自立。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姬慧 《成人教育》2008,(4):9-11
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在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由采已久。国内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但共同之处都是为企业(行业)服务,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工作实践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对推进工学结合的进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公平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由于区域差距、城乡差异、阶层差别及政策倾斜造成的教育不公等问题要正确认识。我国的这种教育不公状况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才能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寻找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19.
民国建立以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起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也在清末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虽然民国建立以后到抗战爆发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经历波折,但是在政府努力和时代的要求下,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还是获得了很大成绩,为后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对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认识。他认为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是国民对教育自觉的产物;主张广义的公民教育,即造就明达的公民,使其不仅具备政治生活常识,还应具备社会生活常识、经济生活常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提倡知行并进的公民教育方法,知要启发独立思考,行则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舒新城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