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只有进一步开拓教育、培训和服务的综合功能,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科技发展服务。在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中.上海高校积极探索与实践教育类型的多元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功能的社会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完善与推进农民职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农村、农民、农业的新特点,农民职业教育要做到培养目标多元化,培训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要因地制宜,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培训网络与社会保障体系,采用新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模式包括企业培训、专业机构培训、示范教育和学校教育四类。调查显示,苏中地区新型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强烈,其内容、时间、方式、主体趋向多样化、灵活性、实践性、多元化特点。从经济效益、培训效果、运作机制等评价指标着手分析得出,企业培训是苏中地区指标体系下的最佳培训方式,建议对传统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形成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高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琨 《天中学刊》2009,24(6):15-17
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既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科学知识发展的需要.在高校设置死亡教育课程时,需要遵循目标具体化、内容多样化和参与对象多元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生长于专业教育办学模式基础上的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其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处于条块分隔、自成体系的状态,这种体制机制既不能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为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参与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经初步形成培训教育制度化、培训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等特点。当前应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支持力度,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俗  赵正洲 《职教论坛》2007,(2S):34-35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经初步形成培训教育制度化、培训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等特点。当前应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支持力度,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经过七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培训实施机构、培训学员和送培学校四个不同参与主体审视基地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估主体;培训实施机构应建立培训“师资库”,健全培训质量测评考核机制,建立调研反馈与跟踪回访制度;培训学员应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送培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约束、反馈机制,以及时了解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改革对省属高等院校(地方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教育教学形势改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地方特色经济成为省属高校发展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完善并确立以实践教育和需求导向为基础的教育教学观、通识教育和个性化模式为核心的多样化培养方案、做事能力和情商智慧的发展目标,是省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突出地方高校教育特色并吸纳企业参与教改,是省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只有进一步开拓教育、培训和服务的综合功能.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科技发展服务。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在高职办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教育类型的多元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功能的社会化,促进了学院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用多中心治理模式,对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元主体的利益整合、丰富培训资源、满足个性化的培训需求等,具有多方面价值。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选择多样化的治理工具,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构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给当地的社区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让地方高校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政府、高校与社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经费不足,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未建立。我国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应制定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地方高校学生与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激励机制,构建地方高校与社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联系的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当代农民的类型划分,将新时期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需求及驱动因素进行了梳理,并就如何加强农民参与教育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开拓高职院校教育培训服务的综合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只有进一步开拓教育、培训和服务的综合功能,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科技发展服务。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在高职办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教育类型的多元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功能的社会化,提高了社会与经济效益,促进了学院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地方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高校履行农民工培训社会责任的基本途径,即地方高等院校应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积极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和主动参与政府、高校和农民工三方沟通平台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担任首席专家带领中学一线专家教师通过送教培训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做到统筹安排系统化、培训目标明确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并取得良好效果。参与地方送教培训对高师院校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应建立长效送教培训机制,由高校教师、中学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组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送教培训的专家教师资源库以推动送教培训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为例,运用logistic模型,重点分析了异质性条件下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结果认为: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中性别差异、年龄差别、月收入层次、受教育水平不同、对培训内容期望的差异、参加培训次数的差异等变量显著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培训对象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年龄的区别,把积极性高、较年轻的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做到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多开发适应女性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内容和项目,做到培训的广泛性。三是培训方式要多元化,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受训者的需求,做到培训的适用性。四是培训的组织者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培训主体以及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做到培训的精准性。五是加大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农民更好地受益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做到培训过程和结果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8.
周丽华 《成人教育》2016,(10):46-48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高校应承担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部分责任和义务.高校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满足各类群体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促进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通过协调政府、社会、高校三者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起多元的资金支持、多层的管理体制、灵活的培训方式以及完善的配套措施,从而提高高校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搞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加强中央政府的统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教育机构的大力参与,建立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小学教师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是高师与地方的合作关系弱化,高师专业教育与小学教育改革脱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钩。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形成高校与地方的稳固合作联盟,有利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实现。各方应达成共识,实行“高校一小学为本”办学模式,把高师和小学引人一个开放、持续和共同参与的变革框架中,以推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