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戴云凤 《云南教育》2001,(11):46-46
1.巧用正方形在一些练习或测试卷中,常会碰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一类题。这类题虽然不是很难,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较差,往往是束手无策。对此,应引导学通过拼摆活动,探寻发现此类题的解答规律。例1:用3个棱长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先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拼摆,得出只有一种拼法。如图: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所拼图形。学生从拼摆中得知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要拼两次,每拼一次,就减少两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2.
1.“摆一摆”、“做一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去摆一摆:个位不够减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2.“拼一拼”、“剪一剪”,使学生认识事物 在教学“拼组图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圆形剪一剪、拼一拼。这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学科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3.
【镜头回放】在某中班数学活动《三角形纽图》中,教师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1.出示范图一,问有几个三角形?变成了什么?再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模仿图一拼摆一遍。2.请幼儿点数自己的学具——八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后进行操作性学习:(1)模仿图一拼摆.提问:屋顶什么形状?下面用几块三角形拼出什么形状?(2)出示范图二,让幼儿模仿操作。  相似文献   

4.
拼图形     
宋新玉 《数学小灵通》2009,(6):14-14,20
请你用图1中的10个三角形拼出图2的形状。要求拼缝两边的小三角形的图案一样。怎么样,是不是很难呀?如果不服气,就来动手拼一拼吧。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例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时,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拿出配发的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按要求去拼一拼:(1)看2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3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4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8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2)看2个长方体拼成什么图形?3个长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4个长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3)看3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2个长方体和4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1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可拼成什么图形?我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拼摆过程中进…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观察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探索过程、思维结果的仔细察看。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学生观察活动的指导 ,却忽视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察 ,以为教学观察不全面、不深入无关紧要。其实 ,教学观察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有针对性的教是大有裨益的。笔者曾听过一年级数学“拼组图形”(第二册P2 5 )那节课 ,在学生从卡片上剪下其他的图形 ,再按下面的图拼一拼后 ,教师问学生 :你们自己还能摆出什么图 ?  片刻 ,学生就摆出了自己的图。接着 ,教师让学生举起自己摆贴在纸板上的图 ,并向台下扫视了一眼。随之 ,这位教师根据所看到的…  相似文献   

7.
做——创设操作情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思维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如在学完10以内加减法后,教师可出这样一道操作题:左边摆6个△,右边摆4个△如下图,要使左右两边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们边思考边摆弄,想出了许多种方案:1左边拿去两个;2右边添上两个;3左边拿去1个同时右边添上1个;4右边拿去1个同时左边拿去3个;5左边拿去5个同时右边拿去3个;6左边拿去4个同时右边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157名幼儿为被试,以七巧板为材料,采用教育实验法,对比研究创意拼摆、图谱拼摆、自由拼摆三种七巧板训练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探究优化的训练方式。结果发现:(1)三种训练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且三者的差异极其显著;(2)创意拼摆比图谱拼摆更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且两者的差异极其显著;(3)自由拼摆比图谱拼摆更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且两者的差异显著;(4)总体趋势显示,创意拼摆优于自由拼摆,但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为学生创没如下空间进行探索: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如图1),也可以用动手操作拼摆三角形进行“转化”的方法。如果用后一种方法.可以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割、补,把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相似文献   

10.
实践出真知。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通过学具的操作、拼摆、折叠剪裁、重新组合等,使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索,得出结论或寻求不同的解法。如我在教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了两个层次的操作:1.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0~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撕拼、折拼、摆拼、推算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结论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这样5个活动中学习周长是多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探究的过程,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一、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1.在参与过程中求知识。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充分利用学具中已有的直角三角形,(2个完全一样的)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感知这2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拼摆。我问学生:把这两个三角形摆成什么图形,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积极拼摆,(或旋转,或平移)很快摆出: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经学过,有的小组用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  相似文献   

14.
谈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鹤岗市煤城小学汪绍艳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以;日知识为立足点,着重启发学生在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这一点上动脑筋,使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练一练,获得了新知识。一、注意课题引入,诱发转化情趣课始,先...  相似文献   

15.
辛闯 《宁夏教育》2000,(1):42-43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儿童去动脑、动手,探索新知识。如,教师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圆形,用圆纸片摆“点子”图等,看谁摆的形式多,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以此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拼摆,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数图形     
<正>例题1小朋友,仔细观察图1,看它像什么?你知道它是由哪些图形拼起来的吗?图1像一只小猫,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可以看出它的耳朵是2个三角形,脸是1个正方形,眼睛和嘴都是圆,身躯是由1个平行四边形和2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尾巴是1个长方形(如图2)。因此,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上好数学课,学生要多"动".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都是较好的"动"的形式."动",  相似文献   

19.
用木棒摆正方形,如图1所示,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木棒,摆2个正方形需要7根木棒……按照这样的规律,摆5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木棒?摆8个正方形呢?  相似文献   

20.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1)七巧板是我国民间一种古典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教师演示七巧板拼图。2)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一找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引入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白板的文件链接功能,给学生演示七巧板拼图游戏,并让学生上白板来拼一拼,玩一玩。通过摆、拼七巧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