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必须从宏观文化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一个宏观跨领域的战略规划指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于书法文化链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构想。在总结了中国书法的书法文化链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并形成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和集群;在此基础上的“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对书法文化的全面弘扬和可持续发展、乃至对促进带动我国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同时提出了基于“大书法文化”理念的书法文化发展纲要的研究内容构想,并探讨和展望了书法文化的价值体系、书法文化目前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书法文化在国民经济地位测算、未来学术研究等相关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天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汇聚了丰富的书法文化,包括文字记载、考古发掘、建筑碑匾和名家及群体性书法活动,在具体的书法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本土书法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自觉地传承祖国的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3.
一书法的特殊性质及其对书法教学的主要影响任何民族文字的书写都会在使用中提出美化的要求,从而逐渐形成本民族的书法艺术。但是绝大部分民族的书法艺术都属于装饰艺术的范围。只有中国以及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些民族,才使书法超越了装饰阶段,成为一种富有抒情色彩的独立艺术,并且在本民族文化中取得重要地位。中国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使其保持丰富表现力的艺术。数千年的历史,使这门艺术积累了大量杰作,在驾驭线及其结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巧。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篆、隶、楷、草、行等字体。早期的篆书有一些具有象形意味,但随着字体的演变,象形意味越来越微弱,以至无复追寻。  相似文献   

4.
在山西商贾家族中形成、发展的晋商文化,对当时的社会氛围、文化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晋商家族文化中,榆次常家具有典型性,表现出鲜明的商业理念和文化特色。常家是以“儒贾传家”的,常家存留下来的多种文字资料和实物,特别是常家书院的多种书法刻帖极具文学、艺术魅力,是晋商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前言 书法是从文字和绘画的夹缝中开腾出来的一种边缘艺术。 文字和绘画的作用构成了一对矛盾,由于这对矛盾的运动发展,使书法获得了自我维持的能力。 书法既具有绘画的灵性,又具有以文字为依托的实用性;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它逐步地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而又有波伏曲折的社会发展模式。它的发展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也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试图从文字的实用性到书法的艺术性的演变过程,从哲学和艺  相似文献   

6.
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如书写主体、书写工具和社会文化心理等,这些方面前人都多有论述。然而,对于文字载体这一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却鲜有人进行专题分析。文章以先秦时期书法风格的演变为研究范围,以文字载体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甲骨文、金文、盟书、简牍、帛书等书法艺术风格,探讨在中国书法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文字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国书法因为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基础而得以发生、发展;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书法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流光溢彩。传统文化对书法的影响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和器物等是谓“硬件”。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中庸之道思想、克己修身思想等是谓“软件”。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大量的古往今来的优秀书法作品和理论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贷币书法出谁手货币,它不仅是经济的反映,也是一定文化的反映。而风格纷呈的书法作为我国艺术宝库的一枝奇葩大大地丰富了历朝历代货币币面,为货币文化的构成增色不少。那么这些货币书法的书写者究竟是谁呢;有普通工作路。据专家考证,秦代钱币上的文字是李.的手笔,...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每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诸如造字当时的文化思潮,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活动等。汉字也是世界上最稳定的文字体系,历经数千年仍在现实中被广泛使用并不断发扬光大,经过历代书法家的努力,汉字书法已成为高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正>选题说明:书法教学课堂,大都是从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笔画的组合、字形结构这些范围来选题,我想:能不能从丰富的书法文化中挖掘更多、更鲜为人知的东西,贯穿于书法技法中呢?把培养书法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对书法文化的了解,而书法技法放在第三位。从仿古形式、工具表现、技法分解、民族文字、现代构成等方面,让学生感受丰富、博大、有趣的书法文化;运用绘画、游戏形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教育中,书法和其他学科一样,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书法学科的内涵,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汉字具有双重性,即实用性和艺术性。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是纪录语言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它的实用性。它的艺术性表现在数以万计的汉字,笔画不同,形态各异,为书法艺术形象的丰富变化带来了广阔天地。汉字形象丰富多变是书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的重要因素。从特定角度讲,学习书法,同时也是学…  相似文献   

12.
汉字,因其象形,而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它集中传承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悠久璀璨与博大精深。而书法艺术又是文字的装潢艺术,它丰富了文字的内涵,增添了文字的神韵,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职业教育开设的书法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13.
文字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创新与发展,书法的革故鼎新又推动了文字改革的步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文字的发展演变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文字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惰性”元素,较之于灵动的书法,二者既相互作用与影响,其衍变发展又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目前社会用字失范,在一定程度上与书法的影响不无关系。改革、规范现行汉字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汉字的统一性更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书法理应发挥在汉字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书法各种书体的形成和风格的衍变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学习古人书法是为了继承传统,化古为新,那么就必须正确掌握研究、分析古人书法风格的方法。客观地分析影响书法风格的诸要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风格的形成,达到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书法(一)     
《中学生阅读》2007,(6):48-49
书法是以毛笔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书法家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文字造型来表达出其性格、趣味、学识、修养、气质等精神因素。我国的书法艺术有30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有伟大的书法家出现,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迹,成为艺术领域里丰富的宝藏。书法在唐朝时影响到日本,日本书法家把对书法的研究称为“书道”。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奇葩,它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在中国古代,礼、乐、  相似文献   

17.
大学书法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法的传授上 ,而应从审美的角度关照和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书法艺术本身所拥有的丰富而厚实的文化含量以及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纯熟技法和审美原则 ,也就自然地为大学书法教学提供了物质前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正确地把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唐“法”是一种特指,它是唐代人追求和树立书法艺术法度,并通过法度反映书法艺术规律,形成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规范,寻求文化传播等规则的过程与结果。并且随着发展,逐渐成为后人的一种普遍认同。南北书风的合流促使了唐法的确立,初唐、盛唐与晚唐书法在表现上各有不同,这一过程中,唐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为书法的尚法提供了条件。楷书和草书体现着唐代的书法规则,也是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更是直接受到同时代书法理论的滋养与促进。唐人尚法书风的形成,不仅提高了书法的社会地位,而且使书法成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成为一种文化的认识方式而作用于其它艺术,还为后人提供了长久学习、遵循与仿效的范本。现代中国书坛仍然需要唐人崇尚书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又有宋代朱长文《续书断》称赞颜式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把颜体作为楷体的最高境界。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之关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敦煌书法艺术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卷子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也为研究我国古代民间书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敦煌书法自然率意、丰富多彩,作为民间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跟北碑书法一样,都将写入煌辉中国书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