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核心素养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出新挑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落实"双减"、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重视自身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从课程思想领导力、课程规划领导力、课程开发领导力、课程实施领导力、课程管理领导力和课程评价领导力多角度着手,推进了学校课程变革,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实现了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基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概念解读与维度分解,研究探讨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以及作用机制。以中小学校长为调研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PLS-SEM分别进行现状分析与模型检验,探究校长课程意识等对课程领导效能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的课程规划与管理能力较强,课程意识与课程评估能力则较为薄弱;校长课程管理能力与课程评估能力直接影响课程领导效能,而校长的课程意识会经由六条中介作用路径正向影响课程领导效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注重校长课程领导力培训的科学精准、加强对校长课程领导情智要素的实证研究、构建基于叙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传统的控制型课程管理角色走向课程领导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校长课程管理角色发展的一种动向。影响美国校长实现这种课程管理角色转变的理论主要包括学校效能理论和课程领导理论,不同的美国校长在课程实践中有不同的转变路径尝试。美国校长这种课程管理角色转变的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角色的实践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校长课程管理,其重要作用是带来变革。校长课程管理的职责范围主要体现在学校层面;职能涵盖学校课程研制、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和文化再生等多个方面。校长课程管理的角色表现在课程目标的达成、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银燕 《教书育人》2013,(23):25-26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计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校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专业素养,主动融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带领教师团队,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上课、听课和评课的研究,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曹艳荣 《红领巾》2005,(4):136-138
课程领导是一种不同于课程管理的新的管理观.在课程领导的背景下,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使中小学校长角色陷入了困境,校长角色的转换已成必然之势.要走出困境,中小学校长必须明确办学理念,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以促进学校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文龙 《上海教育》2008,(14):51-52
时下,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上海的二期课改也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实现课改既定目标的关键,而基层学校课程教学的实践成效是最终考量上海二期课改成果的主要指标。因此,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引领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中小学校长必须走进学校课程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校课程管理基本上仍按教学管理模式展开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校所实施的学校课程管理,基本上仍按过去的教学管理模式展开,或者说基本上都是以过去教学管理经验展开“所谓”的学校课程管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管理现状的原因,至少有三:其一,受前苏联大教学论的影响,我国一直是在教学论的框架内实施“课程”管理,因而,在学校新课程的管理上很难跳出过去那种教学管理模式的经验束缚;其二,学校课程管理者大多缺乏课程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9.
正在校长的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是核心能力,这也是由学校管理和校长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校长如何将课改精神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文试就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问题谈几点认识。一、提高自身政策与专业素养校长对课程应有系统的思考和总体的把握,要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  相似文献   

10.
邵佳明 《现代教学》2011,(7):126-126
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不但是校长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的应然追求,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然使命。本文从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来谈学校的课程领导。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强化校长的课程理念、强化校长的课程设置管理能力、建立课程管理培训机制、强化校本研修管理、强化地方课程观念、强化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强化课程改革的过程管理和形成课程管理评价机制等,就成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内容。只有强化了校长的这些课程领导力,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层模式与专业模式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两种取向。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倡导课程管理结构的扁平化,强调柔性管理,具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等优势。尽管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与学校科层结构的冲突可能成为推行学校课程管理专业模式的难题,但专业模式仍是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成为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课程如何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是需要校长把握与思考的深层次问题,也直接关系育人质量。校长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管理已经走向课程领导.在课程领导的理念之下,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使中小学校长角色陷入了困境,已不能满足甚至阻碍了教育和课程的发展.为此,校长角色的转换已成必然之势.要走出困境,中小学校长必须明确新课程领导理念,重新定位自己在学校发展中的角色,进而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校发展计划,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以促进学校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改革的思考及建议我国目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现状:(1)学校课程管理基本上仍按教学管理模式展开;(2)学校对新课程的管理仍过于倚重行政权力;(3)学校课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仍是公务性的工作关系;(4)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小学的进一步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行政事务的决策者,在学校的课程发展中也处于主要的领导地位,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为:课程理念的陈旧、对学校课程关注的缺乏,以及校长课程领导的不力;而影响因素主要有:校长个人因素、学校组织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因素。相应的可能性对策为:转变领导观念,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体现新时期转型领导的理念;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农村中小学校长要重视学校课程,强化校长的课程领导;提供教师必要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成长为专家型校长;整合校内资源,农村中小学校长也必须积极争取校外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朱乃楣 《现代教学》2012,(Z2):88-89
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校长课程领导力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分别为课程决策与计划、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为此,本刊邀请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此介绍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经验与做法。我校以"一样的阳光,不一样的成长"作为课程核心价值理念,深化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研究,开发阳光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  相似文献   

18.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计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校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专业素养,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带领教师团队,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上课、听课和评课的研究,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方式是对学校管理内容和具体管理行为的抽象概括和整体理解。当前中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管理目标错位、资本利用低效、忽视人力资源开发与课程管理模糊等问题。中小学管理方式转变应明确服务于教学这一根本方向,特别是要解决校长的领导与管理如何服务于教学这一重要问题。在学校管理方式转变过程中,应注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加大研究培训力度,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建立服务教学的评价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十几年的课程改革历程让我们认识到: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落实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三级课程管理,提升以校长为核心的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关键因素。经过实践探索,我区管理者和教师的行为逐步发生变化,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方面有了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校长在落实学校内涵发展方面着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则立足课堂寻找适合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