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五大素养分别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的中心思想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体现了五大素养中的价值观标准。在当下全球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全球不同的文化交流和交融,注重国家国情怀的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爱国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养成。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把家国情怀放在主要地位,做好历史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家国情怀培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指向,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采用多种方式,巧用“抓手”,积极营造环境,强化情感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促进其爱国主义情怀。本文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为案例,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利用“抓手”和教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培育与提升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中小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与家国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体现为他们对家庭、家乡、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持续维护与深沉热爱,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使命。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关涉维度包括家国文化、家国情感、家国实践和家国担当四个方面。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提升需要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家国文化知识;依托物质与媒介两类载体,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感;把握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主体,提升学生的家国实践能力;树立家国历史观、责任观和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4.
付玉英 《天津教育》2023,(31):32-33
<正>家国情怀的培育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范畴,是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它发源并形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新的丰富内涵。培养幼儿的家国情怀就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提升幼儿对于家的热爱为基础,以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为核心内容,以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终极目标,在一日生活中加以引导并逐步形成幼儿爱家、爱乡、爱国相统一的美好情感的过程。从建园之日开始,海颂幼儿园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开启了“传承家国情怀的童心文化育人”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地理科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举。本文以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教材为例,构建了家国情怀内容分析的框架,以此梳理家国情怀在教材中的渗透逻辑,并从找准渗透关键点、增强家国情怀情感体验、明确各栏目功能与衔接三个维度探索地理课程渗透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居于首位,被称为“历史教育的根本归旨”[1]。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更是植根于华夏儿女血脉之中的情感源泉和精神脊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笔者试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复习片段为例,探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下,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来教导学生。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家国情怀寄托在学生心中。为了明确家国情怀教育方法,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基础,对历史课本中所包含的家国情怀内容和家国情怀向课程教学持续渗透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地理学科是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依托于地理知识教学渗透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伏军 《教育艺术》2021,(2):76-76
学术界对于“家国情怀”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以“家国情怀”、“历史”为关键词检索,在知网数据库有2075篇文献资料;但是以“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为篇名检索仅有5篇论文。在核心素养的主框架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王蕾 《小学教学研究》2023,(10):18-19+25
家国情怀是与家和国相关的情感,是一种朴素的希望与寄托,是一种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及奠基作用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了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家国情怀意识,深化教师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其次要引领学生在文本语境中涵养家国情怀,在言语情境中浸润家国情怀,在语言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韩国的成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政府在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上对爱国主义教育予以凸显和扶持;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三是在儒家伦理的教化下将爱国、爱民族与爱家有机统一起来;四是以韩国的民族历史文化为依托有效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元素;五是注重经济爱国主义的灌输。韩国成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可为我国成人爱国主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民族自尊意识的教育,培养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二是要加强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树立健康的民族心态;三是要加强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树立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3.
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同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灿烂的文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爱国主义是对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个体和国家的利益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民族利己主义,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构建文化引领和渗透相统一、文化教化和践行相统一、文化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文化传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导向形式,培养高职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使爱国主义成为高职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牛永丽 《科教导刊》2021,(3):165-166
德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应当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特点,有机融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受到良好的品德修养的熏陶.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且优秀的德育思想,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尊自爱等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还能够通过古今对比,让小学生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至深至厚,因为在梳理传统爱国主义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从普通百姓到儒家知识分子到社会精英,他们都能将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个具有永恒教育价值的主题。在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更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它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和伟大的使命感。新世纪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以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內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起点、共产主义为方向的,是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是爱国和爱民紧密结合的,具有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凝聚人心、确保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国家统一、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爱国,就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要树立牢固的忧患意识,为国分忧;就要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国雪耻;就要反对霸权主义,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消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21世纪,我们更应明确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不同内涵,努力探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新的特点,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和民族精神,并且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方法方式,是值得我们高校教育工作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