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我国高校一种全新生存方式的建立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赵宏强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各方面体制的全面变革,致使我国高等教育赖以生存的原有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需要。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必要分析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教育体制也正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转变.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体制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这首先要求我们对这两种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并进而提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一、两种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 首先,我们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转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 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经济和…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变革王玉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必然要发生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变革时期,价值观念变革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由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否意味着用个人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应建立新的办学体制李丽华广西大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建立新的办学体制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原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也不能使高等教育走出...  相似文献   

7.
河源 《江苏高教》1993,(1):39-41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由此产生的课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必须重建与再造。笔者拟就此说明个人的思考,以就教于关心这一深化高教改革根本问题的同仁。一、当前我国高教管理为什么必须重建与再造 80年代前,我国高教管理从思想观念到体制制度都是服从并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体制的。在中央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是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节和控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直接管理和调控不同。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运用经济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市场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两种因素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管理模式转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摸索和积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向纵深化发展,高校的管理行为正在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型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一种被动的、策略性的、行政化的、封闭式的管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高校管理模式必须向主动的、战略性的、学术化的和开放式的管理转型,这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一、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行为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进行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李肇元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体制也正在进行改革,要由过去“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旧体制逐步改革成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行为出发,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体制转型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改革,展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并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日渐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起来。显然,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影响将广泛波及社会各子系统。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的武器,正确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沿着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轨道正确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公立高校的治理机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较少社会参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新形势,都要求高等学校治理中必须要有社会参与。为此,政府应转变职能,改变角色定位;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决策及管理;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教育中介组织,发挥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中介及协调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决策、管理的新形式,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部门的合作关系;高等学校应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4.
黄好 《现代企业教育》2009,(22):192-193
本文拟利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首先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表现特征,然后着重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和"合并"两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突破了过去的思想禁忌,走出了意识误区。这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将会产生巨大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一、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新挑战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彻底转向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社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讨论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这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就体制而言,如果说建国后我们通过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改造了旧的高等学校,建立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是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那么,目前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则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又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行学分制的经验来看,学分制是充分发挥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发展自我,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效益;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对人才需求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一、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调动“教”与“学”积极性,促进边缘学科的建立首先,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培养各种合格人才;实行学分制执行的是弹性教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高等教育需求与日俱增,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民办教育由于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讲究实效的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在高等教育拔款体制、高等学校经费使用制度、经费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透明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的三项基本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将会不断深化 ,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满足心理需要是搞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吉林大学宋洪章我国由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一切深刻的社会变革,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也改变着自身的体制。在这种教育内外部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整个社会机制尚未理顺之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