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筠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朝王氏家族中,王筠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在家族势力日渐衰微的进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对于绍续家风、保持家族余威、维护家族门第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诗重音律、求词采,描写细腻、工致。其文书、赋、表、序兼长,颇见文学功力。其文学创作孜孜以求,坚韧执著,终致“习与性成,不觉笔倦”,在南朝文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自觉是随着文学的发展与兴盛,从文学群体、文学创作、文学风格、文学批评等方面渗透出的一种成熟表现。在观照古人的文学创作活动时,有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可忽视,就是正史史臣对文学现象的反映和对个别作家乃至一代文风的记述与评价。在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中,史臣记述南朝文学的各种兴盛表现时,意见详细而具体,评价亦趋全面而完备。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一个显著的成熟化、明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赵静 《天中学刊》2023,(1):76-81
永嘉南渡后,北人南迁,江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南朝文学以其艳丽的内容、精工的艺术技巧引领着当时文学发展的方向。琅邪王氏文人借助本家族在书法、音乐等文化艺术方面的优势,敏锐发现并积极实践一些新的文学创作方法,如在诗歌中积极践行声律理论,在散文和辞赋创作中追求唯美化。琅邪王氏文人的文学创作,不仅符合南朝文学新变的发展方向,也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觉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北魏文学自拓跋鲜卑族建国之后就在缓慢之中发展,迁都洛阳之后文学突显繁荣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使学习汉族文化与文学成为社会时尚。在全面接受汉族文化的过程中,拓跋鲜卑族也向汉族文学学习。若从洛阳时期拓跋鲜卑族、北漂南人、本土士人的文学创作来看,他们并非全盘南朝化,而是吸取南朝文学之长,融合北魏文学固有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北魏文学风格,表现出明显承袭汉魏文风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南朝帝王大都爱好、提倡文学,招揽文士,自身勘于创作,成果颇丰,并且积极倡导文学活动,为文士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文学的重视,既是魏晋文学风尚与江南文化氛围影响的结果,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但他们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政策,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发展,在他们创作倾向引导下,南朝文学普遍地追求形式的精致与华美,这种对文学形式的研究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为后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是南朝文学的鲜明特征,也是它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南朝是文学自觉的成熟期和高潮期,历代帝王对文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中。帝王对文学的爱好促进了南朝文学的繁荣,其文学思想和创作倾向对诗歌创作具有显著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是家族文学自觉建设的起步阶段,也是其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自觉建构的开始。这种自觉建构主要表现为重情、善变、尚雅、崇文的家族文学思想逐渐清晰,家族文学创作内容逐渐类型化,并表现为四大主题:述德、训诫、亲情与家族日常生活。家族文学活动丰富多样,对提高家族文学名声、展示家族文学优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中记载了南朝文人很多重要的文学集会活动,概名之“文义赏会”、“文章赏会”或是“文学赏会”。南朝时期的文学赏会是帝王宗室、士族文人最主要的社会活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性质、内容、规模都有很大改变,即从最初游园之会的赏乐形式发展到以文学创作为主的交流活动,这种发展趋势极大地促进了文学集团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佛典与南朝文学>以<维摩诘经>、<法华经>、大乘<大般涅槃经>三部佛典的译传和文学性、佛典对南朝文学创作及文论的影响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了文学、文献学、宗教学、阐释学、文艺学等方法,详致考察了佛教佛典对南朝诗文、小说、以及文学理论的影响的本原状况,成为佛教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研究中的新创获.  相似文献   

10.
文学创作活动和文学接受活动是在作家和读者的头脑、意识中生成虚拟文学世界的过程。文章对文学创作世界和文学接受世界各自的生成过程、特征以及文学创作世界与文学接受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现象学描述, 并对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予以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朝前期文学追求文学自我意识的确立以及对南朝文学敌意的抗拒,然而作为一种初学文其文学活动还是接受了南朝文学潜在的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在文学传统的断裂中创造了别样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家族有着崇佛的门风,这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谢氏子弟的文学作品,与佛教注重静观山水密切相关。佛教还影响到了谢氏文学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最为直观的表现是在作品中直接引用佛教用语。谢氏子弟文风之“清”的形成也与佛教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安定皇甫氏是关陇地区的望族之一,由汉至唐兴盛不衰。近年来出土的皇甫敖、皇甫廛墓志,可对《元和姓纂》记载的安定皇甫氏家族世系进行补正。同时,皇甫氏家族忠君爱国的文化品格和三教影响的家风对家族成员的文学创作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皇甫氏家族参与修史、秉笔直书的传统与其姻娅选择有关,并从侧面体现了其家族的散文底蕴。最后,唐代安定皇甫氏家族文学成就的偏微,与其家族在唐代的发展状况有关。唐代皇甫德参家族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政治家族和文化家族,对其家族文学创作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有利于探讨唐代政治与文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佛典与南朝文学》以《维摩诘经》、《法华经》、大乘《大般涅檗经》三部佛典的译传和文学性、佛典对南朝文学创作及丈论的影响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了丈学、丈献学、宗教学、阐释学、文艺学等方法,详致考察了佛教佛典对南朝诗丈、小说、以及文学理论的影响的本原状况,成为佛教与中国丈学之关系研究中的新创获。  相似文献   

15.
元代文学具有中国文学史上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群体。元代文学的特色之一,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家使用母语以外的汉语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双语文学现象。元代双语文学现象与双语文学家的出现,是社会和谐因素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从元代开始,来自北庭而在江苏落地生根的双语文学家族,如定居如皋的不花帖木儿家族(冒氏)、定居溧阳的楔氏等。蒙古别不花家族的不花帖木儿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一定成就,高昌回鹘的锲氏文学家族先后出现了侯玉立、俟逊等诗文作家,为古代多民族文学格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元代文学和地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南朝萧氏父子十分注重文学情感思想研究,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探讨.父子四人的文学情感论既有趋同的一面,又存在个性的见解.总体来说,萧衍、萧统的情感观点有不少类似之处,都侧重于探讨文学情感的生成问题,研究外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萧纲、萧绎则把对文学情感研究的重点放在情性问题上,即文学创作要抒发惰性.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后期,全州龙水出现了一个以蒋励常、蒋启敭、蒋琦龄为代表的蒋氏文学家族.蒋氏家族通过以德为先、重视教育、经世致用和笃学力行的家风作用于家族文学创作者的知识构成、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以此来影响文学作品的生成;通过家族后人对尚理学、主平实、以忠君爱国忧民为内核的家学的“敬仰”与“责任感”形成传承的内动力,因而在文学创作中继其统,守其业,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家族文学;通过与文学家族联姻为知识女性教育子女、文学家族成员之间进行往来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文学家族成员的文学修养、并为他们提供创作素材,促进家族文学作品的产生和繁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朝文学作品的梳理,会发现在战乱频繁的南朝社会里,文人们除了以文学来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外,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还常常以文学来关注自我家族,表现出强烈的家族意识和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9.
建安诸子在归曹操之前,与文学相关的交际活动大略可考的有以下数端:一、博览典籍,求教问学;二、避乱离乡,仕宦他主;三、异地相逢,为师为友。这些活动对其文学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一,开阔了建安诸子的视野,加深子他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切真挚的体验,为他们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其二,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感兴之源;其三,使他们的文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六朝时期文学家族数量之多,为其他时代所罕见。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可以深化对文学创作与时代特征关系的认识。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躬亲创作,社会环境的催生,浓厚的家族文化熏陶,江南秀美山水的浸染,促进了家族文学的繁荣。同时文学团体形成、儒释道思想的活跃,对创作技巧的提高、文人思想的解放、文学创作的繁荣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