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是近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如果说,前几次改革,仅是修修补补的“改良”的话,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就是一次课程设置、教材编撰、教法应用的根本性“革命”。其目的在于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使之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其基本精神包括如下几点:第一,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第二,改革课程门类过多,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的综合性;第三,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及学…  相似文献   

2.
何聪 《教学与管理》2005,(12):56-58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是近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如果说,前几次改革,仅是修修补补的“改良”的话,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就是一次课程设置、教材编撰、教法应用的根本性“革命”。其目的在于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使之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其基本精神包括如下几点:第一,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第二,改革课程门类过多,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的综合性;第三,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提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语界对小学语文考试制度进行的改革尝试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但是 ,旧的评价机制、考试制度与课程改革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笔者将其概括为四个“忽视”:一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与选拔功能 ,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二是评价指标单一 ,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主 ,忽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 ;三是评价方法单一 ,多采用书面形式 ,过于注重量化 ,注重教师的评价 ,忽视作为作业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与 ;四是过分注重终结评价 ,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笔者认为 ,…  相似文献   

5.
(1)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着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庞杂、份量过重,而学时有限,教学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课程知识点太多,教师疲于灌输,学生穷于接受,没有留给学生多少培养能力、主动探索、发现学习的时间;过分注重学科体系完整,面面俱到,还有一些内容超出学生接受能力;课程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课程评价过分注重评价的甄别与奖惩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而缺少新的评价思想和新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等。我国高校课程评价改革的趋向是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明确提出: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孙秀丽 《考试周刊》2009,(30):229-23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新课改也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一、课改的初衷实现了吗? 基础教育课改的初衷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这样阐述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伊始,人们就意识到“现行的评价制度同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等等。”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改革目标在这方面有明确要求,即"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物理课程标准》把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作为新课程的一种基本理念,提出了"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过分强调理论化,或只注重师范生社会就业技能层面的训练,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本文提出重构教师教育课程的路径:强调专业精神确立;实践取向的知识积累;教育智慧的培养;课程的有效整合;教育实践的有效创新;课程学习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5.
张敏 《教师》2010,(26)
多年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只关注本学科的学习进修,很少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博采众长",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习、沟通,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最近教育部调研组,对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进行调研。一些教育专家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弊端日益显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旧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上,过分注重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发展的关注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创新能力。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陈贤忠用7个“过于”,描述了基础教育以往存在的弊端: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并缺乏整合;课程内容过于“繁、难、偏、旧”,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课程过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措施是:加强理论深度,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兴趣;注重讲思路、讲线索,引导学生把握历史规律;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课外指导环节,注重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日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为新世纪初期实行"宽松教育"和2008年至今倡导的"学力教育"。新世纪初期日本面临着众多的教育问题,例如,青少年畸形发展教育荒废;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以及来自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压力;学生表现欠佳等问题。日本不得不对其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改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但日本在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存在着"宽松教育"理念与"学力下降"现实的冲突、教师难以把握新课程、教材编写右倾化等问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该注重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学习借鉴别国经验并吸收创新;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模式;顺应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一路摸索前行,有过曾经的不解与疑惑,也有过颇多的困扰,在改革的热潮当中,我也不自觉地在这场热潮中悄悄地改变着、成长着。一、课改让我认识了"教什么"回顾十年课程改革,我的认识观、教育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教育教学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在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项目标全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于新学年启动。对基础教育课程如何改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了六项目标:第一,由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变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道德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体现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