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许多方面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讲授为特征,这种教学模式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活动全球化,已显露出弊端。因此,在21 世纪,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事实上,加强知识融会贯通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与接受某一专业领域深入的训练并不截然对立,也不相互矛盾。在很多情况下,博与专,基础与特长可以而且应该较多地统一起来。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备 1~3 种职业技能,是一专多能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个以知识的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高师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有活力的教育,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一、知识经济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高师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自身应具备创新素质。1要具有创新精神。高师的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拓进取,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求真理,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获取新知识和经验,包括对传统…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知识、人才、科技将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得教育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从这个角度讲,人才的培养与教师待遇保障之间有无法割裂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知识经济有四大特点:高新技术、科学方法不断产生;知识信息成为资本,资产投入无形化;社会信息化;软件产品迅猛增加。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高素质人才明确提出了七条具体要求。要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教育者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在职学习。只有重视教育、重视学习、重视创新,才能满足人对知识的要求。下面我就三个方面谈谈面对知识经济,高中化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21世纪脚步的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也敲响了中国的大门。我国将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知识和智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那么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就成为当务之急。人才培养在教育,教育发展关键是教师。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为我国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历史已迈进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世纪。21世纪的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世界各国对人才需要的标准比任何时候都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具有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智力型、可持续发展性五大特征。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高度知识化的人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源决定经济竞争优势,智力资本决定知识财富总量,谁拥有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就具备经济竞争的实力。知识经济呼唤新型人才,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作为人民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们有哪些责任和义务呢?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发展的关键.而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归根结底,这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就必须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能力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吴莹 《华章》2011,(35)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社会又出现了一个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史区别于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一种新形态经济.这种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为主要资源和以知识和能力将支撑整个社会,并直接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可以说,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人才,其核心是发挥人才的创造性.这就给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于是,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把思维的兴奋点投向方法的改革,并通过不断赋予其实践意义,去积极探索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不完全适应课的要求,“思路教学法”正是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动力与目的.教育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精神,应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高情商的新型人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用自己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教师作为21世纪人的培养者,更应该与时俱进,肩负起教育创新的重要使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只有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揭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特点,探索提高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途径,才能迎接21世纪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更好地完成党校函授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和骨干人才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立云  孟鑫 《教书育人》2001,(10):11-12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回应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学校要面向21世纪,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性人才掌握着知识经济的主动权,谁拥有大批创造性人才,谁就占领了21世纪的制高点。 一、高等学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一)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严峻挑战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经济的增长直接依赖于人们对知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知识创新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是国家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条件,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这就对教育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本文从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教风创新三个方面谈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高质量教师的素质内涵。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江总书记曾多次强  相似文献   

18.
杨争鸣 《云南教育》2011,(21):45-4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以实践和创新为重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运用新的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们将努力结合本校的实际,以《高等教育法》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21世纪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资本和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知识成为一种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全面增长。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知识经…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