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民话语写作,基本上体现着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那些农民出身的作家渴望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代表,却又无法摆脱落后的农民意识;他们试图全盘接受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或都市文明的话语方式,却又倍受传统而落后的思维范式的痛苦困扰,因而他们的文学创作,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2.
期待已久的王学振君的《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终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6月与高玉的《"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李继凯等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李怡等的《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等一道,同列"五色石丛书"出版。盛夏捧读,如饮醴泉。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小说的怨恨来源于以下诸多冲突: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冲突,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冲突.赵树理的冲突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冲突,赵树理的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中国现当代文化就在这种无尽的冲突与怨恨中呼啸前进.  相似文献   

4.
晚清通俗小说中的国家想象充满了强悍任意的“桃花源-乌托邦”意象。这一想象意象,深深烙着中国文学想象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印迹。描绘单一且集中的强国乌托邦意象,就是对国人进行思想动员的一种文学承诺,表达着20世纪中国人的百年现代化之幻梦。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电影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特定情境、特有文化心态的独白与发言。转型期的中国不但经历着政治社会向经济社会的转化,也经历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转型期电影作为在这种特定场合发育成长的艺术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折射出社会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交的矛盾心态二同时,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显出西方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对转型期艺术的渗入。在转型期电影中,对农业文明的礼赞与贬斥是一个表述的重心。随着工业文明日渐迫近的脚步,西方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入也成为电影表述的另一个重心。  相似文献   

6.
五四儿童文学的文化建构本源于儿童与成人的空间张力,五四中国的文化空间为五四儿童文学想象中国提供了隐喻质素。具体而论,物理空间确证了儿童价值体系的中国境域,文化空间透析了中国社会分层的话语对峙。五四儿童文学先驱借助儿童镜像来呈示五四中国的现代认同与疏离,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建构民族国家的话语努力。  相似文献   

7.
家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家族文化的精神特质,两者的互映互动延续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以文学母题为基点,将百年中国文学置于“家园皈依意识与追寻母题”、“男权制文明与审父母题”、“重返母体与失乐园母题”、“宗法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家族至上观念与复仇母题”等五种文化母题之下进行审视,是《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对百年中国家族文学精神特征的精妙勾勒。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文学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的建构,但是中国现代主体性的建构却是不健全的。正是由于主体性的不健全,导致中国现代文学在政治话语和商业话语中丧失自己的言说空间。中国现代文化中主体性建构困难的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形上结构的缺乏有关。因此,重视对西方形上结构的理解和探讨也应当是当下文学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研究路径,是既能体现意识形态需求的政治性与学术体系话语的科学性的融合。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话语体系,必须在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全球化进程相互影响的格局中,在民族身份认同与全球价值认同、在民族性文化与全球性文化、地区性伦理与普遍性伦理相权衡的格局中,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相嬗递的历史文化格局中,在蛮荒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递进的格局中,在基础理论问题、综合理论问题与现实前沿问题相叠加的格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的理论背景。而力求在平易实之间,把握信、达、雅的方式,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立足点。信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路径的基本信念,达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路径的基本理路,雅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路径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五四"白话文学及新文学运动之初所发生的"文"、"白"和"新"、"旧"之争的一部分,胡适与辜鸿铭之间文学与文化的分歧,从表象上看,集中于他们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现代化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认识上。但其焦点,却在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本质性理解和现代价值之评价上,在于他们对文化与文明的真正涵义与基本旨归的认识与实践方式上,在于他们对传统道德理性与现代科学理性彼此在现代思想、学术与精神生活领域的冲突与如何协调平衡上。  相似文献   

11.
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并不是文明,但它却是文明赖以产生的基石,对文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物质上的制约力。因此,华夏文明人口规模特性所必需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这三个条件的形成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并且这个制约作用是贯穿始终的。人口规模在小农经济和宗法制的基础上,在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下,以及在儒家思想的维护下得以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古典政治文明是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相联系的。平铺化社会下的制度固化、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流变,对根源于自由民的传统政权力量产生结构性影响,并使得中国的古典政治文明有着独特的冲突与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自身的特点,即以法治为取向的政治理念,以改革为动力的政治制度建设,以参与和监督为机制的政治行为方式以及以人类文明成果为借鉴、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文明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结合起来,也要把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使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社会结构中,生态结构是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的层次,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外壳”。人类活动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生态结构上的积淀和表现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的一种文明形式,并对他们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同时,生态文明具有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总之,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社会的文明系统就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  相似文献   

16.
绿色小城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绿色小城镇,除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外,应推动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中华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文明发展影响深远。史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史学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中枢、史学是文明性格形成的途径和史学是中华文明凝聚的纽带三大方面来谈史学在中华文明发展中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四次大的文化繁荣时期 ,民本思想是孔子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响亮提出并加以多方论述的学说。孔子及其儒学在当时“百家争鸣”过程中 ,促使舆论中心从天上转到地上 ,从神鬼转到人世。这对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铸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大繁荣的不朽丰碑 ;也使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显示出不可磨灭的特色 ,向全世界放射出独具的光辉。现在的中华文化是在儒家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 ,接受了西方文化中许多优秀内容而形成的全新文明 ,即我们所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西方许多优秀的学者十分尊重和注重吸取中华文明 ,使东西文化互助互动 ,相得益彰 ,综合发展。这才是适应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世界一切资源包括人类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文明共创共享的“人间正道”。任何偏狭的、以我为中心、强加于人的霸权文化 ,与当代世界的人权价值理想和社会主义文明都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9.
田纳西威廉斯自己的文学创作始终致力于表现"脆弱的美丽"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欲望号街车》也同样呼应着这一主题,它关注了美国主流文化下被边缘的亚文化个体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在这一戏剧中,作者藉由布兰奇的个人悲剧命运,控诉了美国现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亚文化进行迫害的事实。布兰奇作为亚文化的符号和代表所遭受的不公与残酷,揭示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压制和破坏。  相似文献   

20.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发展形成的共识。中国古代文献记述中的炎黄时代的各种事物与事件,大都属人文肇始至中国国家形成时期。依据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并结合文献记载,神农氏与炎帝分属两个历史时期。炎帝时期(狭义的炎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阶段;黄帝时代(五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3500~公元前2000年时期,可以分为黄帝时期、颛顼帝喾时期、唐尧虞舜时期早中晚三个阶段,是中国文明形成时期中的三个阶段。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先是小区域内没有"王权"的"古国文明",而后是产生初具"王权"而缺乏有序管理机构、仍然是小区域特色的"古王国文明",最终形成以中原为核心兼具四方文化特色的具有王权与王室文化特征,以及具有初步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即国家管理体系的"王国文明"。"红山文明""良渚文明""陶寺文明"分别是中国文明形成三个过程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