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听力也是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通过听的训练掌握英语,形成听力能力,要从音标开始让学生打下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把听力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本文认为从心理准备、文化知识背景铺垫等方面做好听力训练的准备工作;从积极听话,仔细听话,听音辨调,概括品味等方面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从强化记忆,重视朗读,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营造有效听力环境等方面强调听力训练要遵循的规律可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得以尽快提高。  相似文献   

2.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听力也是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通过听的训练掌握英语,形成听力能力,要从音标开始让学生打下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把听力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任金玲 《考试》2009,(6):52-52
听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听力也是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通过听的训练掌握英语对话,形成听力能力,就要从音标开始让学生打下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把听力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听是理解和获取信息的具体行为.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要从听力训练着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创设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语言环境,这将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起着极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大多数中国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长时间处于"哑巴英语"的状态,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是当代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学习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听力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首,也是学习其他基本技能的基础。但很多中学生感叹自己的听力不强,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大意,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听不懂听力材料。英语教师要想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就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创造良好的听力训练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能力,为其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抓好高师生听知能力训练,首先,要明确训练的意义: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言语活动;听力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听力是教师重要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遵循训练的原则和要求并掌握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总体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以听为主,听说结合,兼顾读写的综合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话习惯;呈系统径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听;理解听;记忆听;辨析听;想象听;快速听;观察听;听语感。再次,要注重实施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蒋英 《教育艺术》2009,(9):47-50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听”位于“八幕”岜能力之首,无论作为一项能力,还是作为学习的手段,听都举足轻重。因此要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必须对听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技能上,不少学生弱而且怕。尤其是农村初中相当多的学生,哪怕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然是束手无策,“随机”作答。这里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学生听力的培养需要策略,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使各方面能力有机协调,让课堂和谐。英语听力技巧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要与学英语其它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因此在内容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作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农村英语听力的训练方法很多,而学生听能的形成,靠教师平时授课时多使用英语,力求英语教学情境化,让学生能听会说。同时,适量地让学生听一些听力材料,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等,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听音习惯,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进入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我认为 ,一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据专家统计 ,在人的语言交流活动中 ,听的方面所占的比重最大 ,占 4 5 % ,说占 30 % ,读和写分别为 16 %和 9% ,由此可见听力的重要性。一年级小学生听力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首先 ,要求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 ,即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 ,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 ,集…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听话方面要求学生做到“听别人讲话要专心,能够理解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话是人获取(输入)信息的过程,它是学生获取各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听话训练是语文基本能力训练之一。作为低年级,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的培养,把听力训练落在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可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听讲、作业、语音训练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听力是掌握英语的丛由之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就要重视听力的练习.本文从激发兴趣、设置语言情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听说有机结合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听力进行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主题。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等方式的训练。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尤其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防止不良习惯的形成,将对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一定的英语能力,必须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本文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坚持听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练笔的习惯和培养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和口语交流,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德林 《考试周刊》2009,(20):110-111
本文提出应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和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从明确听力训练目的,培养听力兴趣;养成良好听力习惯,奠定语音语调基础;适当讲解语音知识,进行大量模仿训练;抓好发音教学,增强学习动力;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开口习惯;模拟真实语境,变换不同表达;比较文化差异,得体使用英语等方面,探究培养儿童英语初步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韩双军 《成才之路》2009,(14):58-58
一、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要想提高英语听力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因为人的一生有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取得良好的成就。同样在听力训练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听力成绩不理想往往是由他们的习惯导致的。如:有的学生在平时听力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开小差。或在中途受其他事情的影响而中断听力。然后再返回而听,时间长了就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初中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听的能力培养,必须让学生养成听的习惯,扩大听力范围与科学地设计听力练习;说的能力培养,我们应鼓励学生说英语,经常创设情境,使学生言之有物;读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写的能力培养,初一应侧重于书写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初中的中后期阶段,适当加强写作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听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中之一.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同时听的技能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本文从营造语言环境.强化听力意识;研究听力特点,进行基本功训练;加强技巧训练,培养学生听力;掌握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听力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获得初步学习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在这里,我想结合英语课程的目的谈谈自己初中教学中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培养的教学心得。一、从听入手,多途径训练学生的听力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  相似文献   

20.
<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特点。从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角度说,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关键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习惯,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听说促读写。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一、我会静静"听"——夯实听力习惯的基础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