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浩芹 《教育革新》2009,(10):30-31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尊重、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做到“不离不弃”。树立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而学困生更应该得到尊重。虽然他们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优秀生,但却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  相似文献   

2.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08,(13):100-101
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中写道:“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人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根本,生命是神圣的,又是平等的,值得我们去珍视、善待。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个学生.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亮点,鼓励他们发展,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所作为。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要根据他们的情绪变化,情感体验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在交往中的依恋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和求德需要。  相似文献   

3.
郝俊芳 《班主任》2011,(10):27-28
内尔·诺丁斯认为,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要教孩子懂得善待他人,告诉他们: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但是如果他(她)没有伤害和妨碍到你,请你尊重他们的存在,给他们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困生的发展。然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却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辅导好“学困生”并转化他,就应该从“心育”出发。心育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取向根据是:“心育的目标是发展心理机能、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一些语文底子薄、语文素质差、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新课改后,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学困生。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周模平 《今日教育》2005,(12):54-54
平常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总是要求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说话要算数。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往往被我们漫不经心的应付、不耐烦的呵斥打碎。因为是漫不经心,我们往往没有在意,可是留在孩子心底里的会是什么呢?一个女孩在一篇题为《永远的诺言》的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观察都是敏锐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悄悄话”教育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采用一种悄声语言让他们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的一种方法。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有错“悄悄”改对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有时,一些教师也会讨厌他,当和他接近时,有了思想的交流,就不再觉得他讨厌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并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他总爱把别人的小橡皮、小铅笔之类…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们都有一个不成文共识:一提到学困生,教师都是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遇到学困生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你就会欣喜的发现学困生也并非是不可救药,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在学习上、生活上多一份的关心,多一份的爱护,多一份的鼓励。就能很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难,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学好课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利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想问题、做事情。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儿童的人格,有教无类是大爱;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儿童的个性,因材施教是智慧;总之,好老师一定要懂得尊重每一位儿童成长的权利,这才是儿童教育的真谛!我的"儿童观",想来想去就两句话:一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我认为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善待儿童、学会对每一个儿童心存期待,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一个个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要尊重、爱护和赏识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不尽相同,他们在性格、智力、能力和体力上必然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一名好老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一种好的教育方式会成就孩子们的一生。当爱心撞上了责任,好老师和好的教育方式便诞生了。我们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就要对他的每一个成长历程负责,对他们成长中的每一次弯曲负责,对他的每一天负责,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个知识点负责,对每一分钟负责,当然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每一个言行负责,一个没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的教师没有办法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因为我们更加相信熏陶渐染,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在现代社会的教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作为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名学生.在一个班集里,由于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或其它原因,总是存在着好、中、差参差不齐的局面.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喜欢学困生.把爱洒向每一名学生,让学困生早日转化为优秀生,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怎样去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13.
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中写道:"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人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根本,生命是神圣的,又是平等的,值得我们去珍视、善待。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个学生,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发  相似文献   

14.
许多老师往往把学困生看作是“朽木不可雕,”当作“包袱”,时时想丢出去。于是乎学困生受歧视、压抑,学习、生活在一种不公正的待遇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这种情况曾经深刻而痛心地指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并非每一个学困生都是“朽木”,而是可以转变好的。关键是看我们做老师的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他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要有爱心,爱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人格,激发自信,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一、尽量把爱送给每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都说爱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待班里的这群孩子必须得让他们都感受到你的爱。也许有时我们会无意间忽视或者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待到察觉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及时送出关爱。张同学是我们班的学困生,学习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他甚至没有理想。在课堂上老师们从来不怎么理会他,而他也总是在一个角落里趴着无所事事地乱画或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学生因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信学困生是相对的,要坚定树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信念.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树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观念,当尽一切努力转化学困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进,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学困生却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下降,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平衡,老师没有找对正确的教育方法,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给自己本身、家长和学校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一、学困生及其成因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 ,而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一个能感受美、尊重美、欣赏美的人才会是一个高素质的人 ,这样的人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应该怎样用美来指导学生呢 ?首先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 ,感悟作品中的美我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智慧的精华 ,人文的积淀。教师要运用好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 :( 1 )从读中感受文章意象的美。好的文章都是通畅自然易于朗读的 ,音韵最重要的作用是把读者自然地引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去体会他的心理和思想。所以每一篇文…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的存在,都有其独特之美,课堂也因为这些独特的个性而变得更加美丽,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善待每一位学生,通过我们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让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充分绽放独特的精彩。小学体育课堂,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张扬的舞台,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巧于引导,适时点拨,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尽情展示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