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自然》(人教版)第九册第5课《热空气》一课中安排了两个实验,即“纸蛇旋转”和“塑料袋上升”实验,说明了热空气可以上升。热空气为什么可以上升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本用语言叙述: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学生只能照本宣科熟记,并不能理解,因此,我这样设计实验:在天平左右托盘上分别放大小相同的烧杯各一个,使天平左右平衡,用铁丝穿上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到其中一个烧杯中(此烧杯中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山东省威海市长征路小学的刘昌晓老师,执教了《热空气》一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现将该课作一些简要的评析,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热空气》是本册教材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做“纸蛇实验”和“塑料袋升空实验”,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两个实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自然第九册《热空气》一课,其难点之一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教师教学用书》对该难点的处理太简单,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在教学中,我运用复合投影片对该难点进行了突破。这种教法不知是否可行?望同行们指教指教。下面,我谈谈我的教法。 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出“纸蛇转动、塑料袋上升与热空气有关”的结论后,教师提出“为什么热空气能使纸蛇转动、使塑料袋上升”?“热空气有什么性质?”这些问题,引起学生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表面10千米左右的一层空气,叫对流层。由于太阳的照射,空气间会有温度的差异,同样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要轻,因此,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就会上升,冷热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火焰向上就是热空气向上流动的具体体现。火焰周围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课本第九册《热空气》一课实验1,要求学生把纸剪成螺旋状纸蛇,用线悬挂起来,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发生的现象,从而归纳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而热空气会上升”这一结论。如果按课本上的图示(如图1)进行操作,实验既难成功,又不科学。原因是:①点燃蜡烛前,很难让悬挂着的纸蛇静止不动,因为虽然室外的风大部分被关闭的门窗挡住了,但仍有风从门窗缝钻进来,而且60多个学生在室内的活动以及呼吸等也会造成室内空气流动形成微风,从而使纸蛇难以处于静止状态。②即使大家停止一切活动,屏…  相似文献   

6.
自然教材第九册《热空气》介绍了“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实验装置,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按此装置实验很难做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1.学生很难调平衡;2.加热时由于热空气具有上升的性质,易拉罐容易左右摆动,给加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3.给易拉罐加热时,易拉罐周围的空气受热带动易拉罐上升,给学生带  相似文献   

7.
教材:义务教育小学自然五年制第七册第五课(六年制第九册第五课)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分组材料:酒精灯、火柴、小塑料袋、小纸蛇。  相似文献   

8.
《热空气》(“九义”教材人教版第五课)是学生在低年级学习了空气的存在和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去感知和认识热空气的存在,再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归纳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理性认识,完成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同时了解人类从古至今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为人类服务的事例。  相似文献   

9.
《风》教案     
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2 通过对风的成因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3 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难点 :指导学生设计风形成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可拆卸的空气对流箱、蜡烛、火柴、香、细线、纸条、小铁盘、保鲜膜、剪刀、双面胶、胶带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汇报。(热空气的知识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提问 :1 …  相似文献   

10.
魏建玲 《科学课》2008,(12):50-50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炉火正旺。一缕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室内洁白的墙壁上。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师生共同探究“热空气会上升”这一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首先,我把塑料袋袋口用手撑开,袋口朝下,问学生:“当老师松开手后,塑料袋会怎样?”学生回答说,塑料袋会落到地面上。接着,我点燃酒精灯,又问学生:“当老师把撑起的塑料袋放到酒精灯上方,松开手后,塑料袋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11.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炉火正旺。一缕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室内洁白的墙壁上。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师生共同探究“热空气会上升”这一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首先,我把塑料袋袋口用手撑开,袋口朝下,问学生:“当老师松开手后,塑料袋会怎样?”学生回答说,塑料袋会落到地面上。接着,我点燃酒精灯,又问学生:“当老师把撑起的塑料袋放到酒精灯上方,松开手后,塑料袋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一)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热空气》是义务教育小学自然六年制课本第九册第五课。本课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当炉火比较旺时 ,挂在炉子上面的手帕会不停地向上飘动 ,这是什么原因?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分三层 :1 观察纸蛇和热气球实验 ;2 启发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作出概括 ,进行解释 ;3 由教师讲解热空气的性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会上升 ,这是由于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 ,重量减轻的缘故。第三部分指导学生了解热空气上升原理应用的事例———我国古代的孔明灯和现代的热气球。在研究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结合课文中对<热空气>实验加以改进,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相似文献   

14.
在上《热空气》一课时,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具体改进方法是:如图,在桌上放一盏酒精灯,在酒精灯的周围均匀摆放三个大小相同的木块用来支撑玻璃钟罩,便于空气从底下进入钟罩内,并用钟罩罩住酒精灯,再在钟罩口盖上一张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薄纸片纸要轻。在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点燃酒精灯前和点燃酒精灯后所发生的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就会清楚地看到:点燃酒精灯前,纸片稳稳地盖住钟罩口;点燃酒精灯后,纸片“飞走了”。这一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热空气的性质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热空气会上升”实验的改进@陈…  相似文献   

15.
教科版《科学》三(下)第6单元第2课是《热胀冷缩》。教材第一课时设计的实验只是让学生探究液体受热体积增大.受冷体积缩小。若按照教材设计的实验开展教学,学生虽然了解了液体受热后体积增大、受冷后体积缩小这一科学现象,但也有许多学生普遍认为水受热后体积膨胀了。就是水多了,重量会增加;受冷后,体积缩小了,就是水少了,重量也会变轻。也就是说,通过围绕“热胀冷缩”这个“具体概念”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容易形成“热多冷少”和“热重冷轻”的模糊观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大胆地处理教材.对实验作了改进,把这节课定位成探究“液体受热或受冷时,体积变化.重量不变”的真正的“热胀冷缩”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课堂背景什么是逻辑?我们说,逻辑就用于进行正确、可靠推理的规。科学离不开逻辑,在自然课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孩子们研科学问题,更离不开逻辑。基上述对科学和逻辑的理解,一自然教师进行了《热空气》一课教学。《热空气》是小学《自然》第九《空气》单元的内容,其教学目是使学生了解热空气比冷空气,会上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为,教师对本课的实验演示进行如下设计:一、小纸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慢慢升起,由此引导学生提出题:小纸片为什么会上升?二、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初解释,展开对热空气的研究:为么热空气能把小纸片推上…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科学教材中的“冷空气和热空气”是研究热空气上升的问题,其关键是做好三个实验:1.纸蛇受热的实验;2.冷热空气袋轻重的对比实验;3.热气袋受热上升的实验。前两个实验分组进行,应该说比较顺利,而热气袋上升的实验,则出现了小小的差错。实验如图1、图2所示。四(1)班韩莉娜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手拿镊子。夹着沾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正要送到塑料袋下面的时候,只听见她忽然尖叫一声:“啊!”“怎么了?”我立即走上前去问道。“烫了手。”她说。“快!快来前面,伸入冷水中!”我快步走到讲台旁,拿  相似文献   

18.
一、学生情况初步分析 学生在学习《流动的空气》一课之前,陆续学过空气无处不在,可以占据我们周围的空间;空气没有特定的性状,具有流动性;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等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姜艳华 《科学教育》2007,13(4):64-65
在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五章《能与能源》“能的转移”部分“热的传递-空气的对流”一节内容中,教材设计了“活动5.5”,通过如图1所示实验方法,借用蚊香的烟雾的流动方向,让学生认识到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而形成对流。我们感觉这个实验虽然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热空气》一课安排了两个实验,纸蛇旋转和塑料袋上升。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试做了,在汇报时讲到塑料袋上升了,学生观察到塑料袋上升了,就很高兴,认为成功了,不再去继续研究和探究下去,如果这样就满足了,一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意识,二是不能体现教材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