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教矛盾和冲突贯穿整个西欧中世纪,对西欧历史发展过程有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古西欧政教冲突的历史入手,探讨政教冲突对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影响。以期揭示西欧中世纪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一个侧面。一西欧政教矛盾由来已久,远在古罗马帝国时代,罗马皇帝就取得了神性,并采用“大祭司长”的头衔,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日耳曼人入侵西欧,建立蛮族王国,接受基督教之后,这种惯例照样保持下来。日耳曼诸国王都把自己看作是教会和国家的统治者,为其臣民的精神和物质利益向上帝负责。加洛林时代(751—843年),查理曼大帝也视自己为“…  相似文献   

2.
从五世纪起,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蛮族王国。其中大多数都是短命的,而唯独法兰克王国维持得时间最久,势力最强,并且对欧洲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贡献也大。本文试对其存在及发展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一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历史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要受到它的制约。这就是被古人所重视的“天时”、地利”两个因素。法兰克人祖居莱茵河下游一带,公元三世纪,开始了对毗邻的罗马帝国北部边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3.
亚琛是今日联邦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一个城市,在科降西南40英里,与比利时国境接壤。亚琛是欧洲一座古老的城市。在中世纪与查理大帝和神圣罗马帝国齐名。它原是查理帝国的首都,是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故有“第二罗马”、“北方罗马”之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几乎每一任德皇都要在此加冕,亚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教派     
在英语学习中,不熟悉基督教知识的人经常会被基督教的教派名称所困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基督教的主要派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基督教(Christianity)于公元1世纪时产生于古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相传为耶稣(Jesus Christ)及其门徒所创立。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中世纪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方教会。1054年,东西教会彻底分裂,以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为中心的东方教会自称“正教”(Orthodoxy),意为“正统的教会”;以…  相似文献   

5.
<正>总体上,上海市高中历史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分配平衡、有深度、系统性强等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局部,尤其是在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部分,还有不少论述相对陈旧、不够灵活,没有充分吸收和反映较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似可商榷。一、"罗马帝国衰亡"与"中世纪"的开端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开端始于罗马帝国的衰亡,而公元4至5世纪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对于晚期罗马帝国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一、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是古代闪族人。公元前1200多年,闪族的希伯来人从埃及来到巴勒斯坦,征服了土著居民闪族的迦南人,先后建立过希伯来王国、以色列王国、犹太王国、马卡比王朝等,他们统称为犹太人。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大规模屠杀反抗的犹太人,余者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成为一个流亡民族。公元7世纪,巴勒斯  相似文献   

7.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8,(1):112-112,F0003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5世纪末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西欧的一个大国。法兰克人原来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486年,法兰克人在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在今天法国北部一带打败了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奠定了法兰克国家的基础。后来,克洛维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他大举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法兰克各部。建立起墨洛温王朝。  相似文献   

8.
答:“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us,原意为“人”、“人道”)的含义甚广,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新型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思想体系。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在欧洲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大权,是封建制度的有力支柱。它挥舞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两条大棒愚弄人民,钳制一切进步思想。早在罗马帝国末期,主教奥理略·奥古斯丁(354—430年)对建立神学体系起有重大作用。他  相似文献   

9.
知识园     
一个国家的称谓,既反映这个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国体”),也反映这个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而政体是由国体所决定的。国家的称谓主要有以下数种:帝国一般是泛指皇帝握有最高权力的君主制国家。如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清帝国等。王国指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制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王国、荷兰王国、约旦王国等。但不同的王国,国王享有的权力大小不同,有的国王无实权,有的国王的权力却很大。共和国指采取共和制的国家的通称。其含义是泛指其国家代表机关和元首均由选举而产生。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意大利是罗马帝国的本土,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可是,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它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遭到外国的统治和压迫。后来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决定,它被肢解为8个封建小国;其他小国均分别被奥国、西班牙、法国等国的统治者统治着,只有撒丁王国是个独立国家。当时,“神圣同盟”的头面人物、奥国首相梅特涅曾这样地公然宣称:“现在的意大利只是个地理概念而已。”  相似文献   

11.
公元476年,本已日益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打击下最终崩溃了,西方在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之后进入了另一个历史空间。随着西罗马帝国终结的不仅是它的帝国统治,还有它整齐的城市、宏伟的宫殿、灿烂的艺术、睿智的思想以及系统的法律。从此之后直到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之为“中世纪”,这个时代从公元500年开始到1500年结束大约一千年的光阴!那么,什么是“蛮族”呢?通俗地说,就是那些没受过教化的、不知礼数的、甚至不识字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这些人成了这一千年西方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中世纪结束后,人们把自己的这段历史称为“黑暗的中世纪!…‘黑暗”就意味着无知、愚昧和恐怖。这就是过去几个世纪西方人对那段历史的看法。但是,中世纪果真那么黑暗,那么可怕,那么不堪回首吗?这只有认真地回顾这段历史才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结束,开始了以后长逾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欧洲中世纪早期(自公元476年起至十一世纪)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产生、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欧洲中世纪早期,在经济上没有劳动的社会分工,没有作为经济范畴的城市,商业贸易不发达,生产力的增长是极其缓慢的。在政治上许多“蛮族国家”并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罗马帝国时期为例,阐释基督教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指出不能单纯从西方哲学发展角度看待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的关系,而应把握古代西方文化向中世纪过渡的全景,具体探讨冲突双方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笔者认为,从基督教与希腊哲学思想交锋的最终结果来看,主要是基督教神学“解构”了希腊哲学,而不是希腊哲学“解构”了基督教。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以来诸多学者都认为中世纪早期西欧的蛮族法典是“习惯法”,与罗马成文法对立并存;各有各的法律,故法律呈现“属人主义”,勃艮第王国的法律被认为是这一理念的典范体现。通过对勃艮第王国法律的实证考察,可以发现:所谓《勃艮第法典》实则名为《法令书》,其虽然保存了少量习惯法,但主要是法令这种制定法,由国王和教俗贵族制定颁布;其适用对象不是单纯的勃艮第人,而是王国地域范围内的所有人群。《勃艮第罗马法典》则名为《法律的形式与解释》,且不是一部官方法典,仅作参考使用。由是观之,蛮族法典的“习惯法”与“属人主义”定性以偏概全,需要重新反思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欧洲大陆货币流变的影响下,中世纪早期(5-8世纪)英国的货币经历了对罗马帝国铜币的仿造→金币特里姆萨→银锡特→银便士的流变过程,最终选择铸造银便士。中世纪早期英国货币的流变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变迁,而且也体现了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前期,随着日尔曼人的入侵,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古希腊、古罗马的灿烂文化被扫荡一光。欧洲的文化、教育处在“黑暗时期”,希腊式的学校被作为异教学校而遭取缔了。学者们被视为异教邪说者惨遭迫害。整个欧洲只有为数极少的一些僧侣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水平低下的教区学校。这些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仅仅是培养神职人员。这时期的市俗教育几乎是空白。封建骑士们热衷于四处冲杀。征战能力似乎是贵族武夫的唯一需求。“教堂的钟鼓声交织着骑士的马蹄声,谱成了中世纪教育的基调。”发源于古代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的古老文明的长河在流经希腊、罗马后到此似乎中断了。可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17.
苏珊·雷诺兹是当代英国著名史学家,她从集体行为和集体意识的角度重新界定了共同体概念,因而扩大了共同体的含义。从这个角度,她把中世纪看作是由诸多共同体构成的社会。按这一认识,中世纪的领地、城市、王国本身,都是某种共同体。这种意义上的共同体与中世纪社会基本制度的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共同体在不同程度上维护着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体现着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但共同体并不是挣脱了封建制度和权力强制的自由、平等的小社会。中世纪人对王权的认同和对王国的归属感,以及王国政府对社会成员的集体行为和集体意识的依赖,表明各王国也呈现出共同体的很多特点。雷诺兹的诸多认识挑战了有关中世纪共同体问题研究的整个学术传统,向人们展现了另一个中世纪,富有启发意义,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意为“查理大帝”)在罗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参加“弥撒”。当他跪在神坛前面做祷告时,教皇利奥三世出其不意地把一顶象征罗马皇冠的金冕加在他头上,而在场的僧侣贵族都齐声向他欢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样,经教皇加冕,查理曼便由一个“蛮族”王国的国王,上承古罗马恺撒、奥古斯都,君士坦丁……的帝统,成为第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了。教皇为查理曼加冕这个历史事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有几个问题,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有关“惩罚异端”的神学理论,世俗政权与教会联手对异端进行打压,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异端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运动,它与经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异端运动虽斗争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蓝牙原是中世纪一位丹麦国王的名字,这位国王统一了丹麦和挪威,建成了当时欧洲北部最有影响的统一王国。本文所说的“蓝牙”并非这位国王,而是一种现代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说蓝牙技术必将会深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