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倩  林映贞 《教育与经济》2021,37(4):3-10,28
运用DEA-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同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教育水平、互联网发展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绿色技术效率是制约绿色发展效率的关键因素;从全国范围来看,互联网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教育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两者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互联网发展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其中,教育水平对三大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互联网发展对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互联网发展与教育两者的协同作用对中、东部的绿色发展效率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倩  林映贞 《教育与经济》2021,37(4):3-10,28
运用DEA-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同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教育水平、互联网发展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绿色技术效率是制约绿色发展效率的关键因素;从全国范围来看,互联网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教育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两者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互联网发展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其中,教育水平对三大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互联网发展对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互联网发展与教育两者的协同作用对中、东部的绿色发展效率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据包络模型以及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效率值总体处于0.9以上的区间范畴内,且东部地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明显低于其余三个区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处于非有效区间;对于全国而言,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政策、产业高级化程度对高等教育发展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政府影响力对高等教育发展效率产生正面影响;四大区域受不同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熵值法和考虑非合意产出的三阶段DEA模型,估算了城镇人民生活质量及绿色效率水平,结合空间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2013-2018年城镇人民生活质量对绿色效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各地区生活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省会城市明显高于周边城市,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陆;绿色效率水平则相反,大部分绿色效率值较高的地方,人民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城镇人民生活质量与绿色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21,(3):101-108
金融与科技创新具有绿色属性,是驱动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2006~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采用物理学的耦合模型测算了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上海、苏南、浙北地区协调程度较高,安徽省整体较低。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的绿色发展,还对周围地区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实现区域绿色发展一体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现在具有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事业前进的速度.教育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公平性.本文通过DEA模型针对我国区域教育效率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产生区域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需要培养出大量的教育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够进行现代化建设、不断创新出科学技术的根本.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平衡无疑会对国家的发展造成方方面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该区域的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知识产出、实际创新活动的参与三个方面.在我国,区域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两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平等是教育与社会分层的核心话题.教育不平等并非仅仅由个人层次的因素造成,制度性与结构性的因素不可忽视甚至更为重要.文章使用区域差异与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数据,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HLM),对建立的一组假设进行检验与比较分析,力图揭示改革初期与改革深化期,地区差异因素对我国城市个人受教育年限不平等的影响机制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改革初期优势阶层教育代际传递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负相关;而改革深化期,阶层之间的相对教育优势没有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变化.与改革初期相比,改革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教育利益的阶层距离增加越是明显.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阶层地位再生产的中介.  相似文献   

9.
中国酒店业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5年~2012年中国酒店业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12年中国酒店业效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中国各省份酒店业效率之间的差异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中国酒店业效率呈现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空间格局特征;2005年~2012年中国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增长的态势,其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中国三大地区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酒店业效率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服务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对酒店业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农业转型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活水平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河北省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值,对2007-2019年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河北省的发展变化来看,2007年以来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转型发展显著,面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从地区比较来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通过构建投入导向型的DEACCR&BCC模型,对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省际差异较明显;从区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配置效率优于中部及东部地区;从教育阶段上看,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略高于小学阶段;教育资源投入存在冗余,东部地区尤为明显;高学历教师数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同频共振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BM-GML指数测算了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赋能效应。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相较于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动态调节效应显示,当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三个变量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果明显增强;当财政分权度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果明显减弱。第三,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动态空间溢出效应,但目前短期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该研究的结论对于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绿色发展潜能,助力国民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边际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不同区域居住的人们收入水平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高,甚至出现了优秀人才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或重点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个区域的教育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通过分析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地域之间生产力、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流动性、生活成本开支的差异。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为大力发展和完善基础性教育,以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促进优化区域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控制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活成本,打破就业障碍和壁垒。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的空间差异及演化特征,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各分解指标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来看,高等教育效率整体变化为增长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高等教育效率的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居三大区域之首,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高等教育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逐年增长,技术进步是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技术效率的增长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22,(1):96-105
为了研判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特征、动态演化规律和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基于中国省域和四大板块区域的视角,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并考察其时空演化格局进程。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四大板块具有明显区域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始终居于四大板块首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各时期科技创新综合效率达到技术生产前沿的省区市较少。此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两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集合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生集合概念的发展水平特点主要表现为:初中3个年级学生集合概念的发展并非是上升的趋势,而是在初二有所下降;性别差异不显著;虽然年级、学校单独作用,或者是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时,对学生集合概念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采用多重比较分析进行年级间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只在初二与初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一与初二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初中生集合概念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本文研究了家庭的互联网接入对城乡初中生认知能力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初中生在认知能力和家庭互联网接入率上均存在明显差距;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OLS回归和PSM估计发现家庭互联网接入可以显著预测学生的认知能力;互联网接入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不存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之间的异质性,但是对城市户籍学生体现得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身较高,更倾向于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搜索和学习的手段;Oaxaca-Blinder差异分解表明,家庭互联网接入这一因素可以解释城乡学生认知差距的57%左右,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者在互联网使用回报率上的差异.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努力: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场域从学校扩展到家庭,关注学生在家庭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硬件和平台建设转向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和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用户数作为衡量互联网网络效应的指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网络效应对东 、中 、西部地区及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用户数的增加对东 、中部地区及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布局 、优势资源引进 、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保护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对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方法,连续动态测评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19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利用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索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稳步提升,配置效率主要受技术效率变动影响.总体而言,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建设、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相关建议,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区域间教育得以协调发展是实现教育公正与平等原则一个重要体现,而我国省际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影响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经济收敛"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城市教育省际差距及其收敛的情况。研究结果说明:在2005年实行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后,从2005到2012年,各省份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公平程度改善;各地区之间的城市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和教育公平差异也开始缩小。省际教育发展差异受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较大;而教育公平的省际差异则主要源于各省份原有教育公平程度,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统计并核算出2005-2012年除港澳台外我国31省份各城市的平均教育年限与教育基尼系数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省际差异与教育公平省际差异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教育发展省际差异有β收敛的趋势,而教育公平省际差异没有β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