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和转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人类思维的反映和认知世界万物的工具,是人类通过事物间的相似性、象似性和关联性从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个认知域。隐喻和转喻涉及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中对隐喻和转喻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手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该文以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手形词典为基础构建中、美手语词汇图库,并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跨文化视角,运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进行比较、分析,展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并进一步阐明了中、美手语比较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为视角,对美国手语的转喻类型和转喻与隐喻以及象似性的概念互动进行初步探讨,从文化语境上探究转喻手语表达的概念空间映射,旨在拓宽聋人手语研究的语言学视野.  相似文献   

3.
中国手语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共有"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种类型的时间空间隐喻。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发生的理据性和动因与汉语大致相同,均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体验性"观点。但也应同时看到,中国手语和汉语对某些时间空间隐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前者缺乏"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隐喻表达,因此在对聋人进行汉语教学时,应当着重厘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聋人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的情感既抽象又模糊,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隐喻才能表达.李清照词中大量的情感隐喻表达为认知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些语料佐证.本文从认知隐喻理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李清照词中以表达愁情的情感隐喻及其情感在概念化的隐喻过程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手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抽象概念:通过约定俗成的自源性的手势表达;借用汉语成分来表达,如仿译、指拼等;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表达,如近义代替、直接解释等.第一种方式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比喻(metaphor)和借代(metonymy).它们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主要的词义孳乳手段和思维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中对比喻和借代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手语.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原则是:力图在事物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必要时也借用汉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  相似文献   

6.
情感隐喻是表达人类情感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也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隐喻翻译需要通过认知层面的共性功能找到适当的结合点.即使在源语和译语文化中存在深层次的差异,也需要在一种具有共性的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寻找时应的表达,或以译语文化中特有的概念隐喻为基础建构译文表达.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本质上是通过限定认知框架来构建我们的思维系统的.在隐喻思维过程中,隐喻表达所从属的隐喻框架和所依托的隐喻概念是隐喻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隐喻框架的作用是激活一个概念域作为隐喻的始源域,它对认知起到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隐喻概念则决定了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框架和隐喻概念都具有动态性,对框架和概念的选择直接影响隐喻的理解.通过对语料库中隐喻框架和概念的缩放,比较分析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能更清晰地把握隐喻框架和隐喻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隐喻理解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人们通过隐喻为事物命名、创造新词,认识新事物.隐喻理论能为一词多义现象、委婉表达提供了较好的解释依据.隐喻也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和日常交际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框架,研究在语言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隐喻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容器隐喻是认知隐喻的一种。隐喻既是修辞格,又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是从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投射,是人类认知事物的重要方式。用已知理解未知,用熟悉解释陌生是人类认知的共性。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对"中"字的各类表达进行观察分析,试图找出与"中"相关的表达中的容器隐喻。研究发现当"中"表示的是方位词和范围词时,其表达是容器隐喻。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一种认知手段.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英汉两种语言在时间的隐喻化表达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种语言在时间隐喻化表达上的共性来源于人类相似的认知能力,并共享一个"时间作为空间"的隐喻,而差异性则是来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