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是首位致残因素,且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绝大部分Ⅲ。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危害极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是指脑缺血致脑细胞损伤,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其缺血性损伤反而进一步加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今已位居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首.制作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对该疾病临床防治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山西大同大学脑研究所制作实验动物脑缺血模型的经验,以和同行们交流,同时为基础性研究提供更稳定的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按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药注射液分类综述了不同类型的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中药在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干预方面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分别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损伤、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炎症损伤及血脑屏障破坏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DL)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L低、中、高剂量组,于大鼠脑缺血后即刻及复灌后11 h及23 h DL组腹腔注射DL(10,20,40 mg.kg-1)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观察不同剂量DL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脑梗塞面积、脑水肿程度和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后给予DL可明显降低缺血侧脑梗死及脑水肿程度,使神经病学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MPO的活性(P<0.05)。结论:D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暂时性阻断小鼠两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避暗实验、穿梭实验、常压耐缺氧实验、断头耐缺氧实验和亚硝酸钠中毒耐缺氧实验,观察大黄素(10.0,1.0,0.1 mg·kg-1,ip)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记忆功能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并对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和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大黄素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记忆功能障碍,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生存时间,增加GSH-PX和SOD活力.结论: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记忆功能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GSH-PX和SOD活力,提高脑组织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耐缺氧能力,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肌肉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经过免疫组化和HE染色检测Sprague—Dawley(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IF-1α(缺血诱导因子)及HSP70(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HIF—1α及HSP70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探索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探索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腹腔注射大黄素10.0、1.0、0.1 mg·kg-1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探索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对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和血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力、脑组织中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进行测定,并测定脑指数。结果:大黄素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探索认知功能障碍;减少NO和H2O2含量,降低NOS活力,提高CAT活力和增加脑指数。结论: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探索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NOS活力和增强CAT活力,提高脑组织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害。方法 :本实验利用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每组 12只大鼠。模型组用动脉栓线法自右侧颈总动脉插入阻塞栓线 ,伸入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梗塞 1.5h后拔线再灌注 ,再灌注 1.5h后断头取脑。分别制作光、电镜切片。结果 :光镜观察 :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周围狭窄状亮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宽 (P <0 .0 1)。电镜观察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核膜双层结构极度模糊 ,多处膜中断 ,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呈气球样肿胀 ,粗面内质网几乎见不到。星形胶质细胞水肿 ,细胞器减少 ,局部细胞膜结构不清。结论 :本实验表明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在光、电镜下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山茶花提取物(extractofCamelliajaponicaL.ECJ)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观察ECJ预处理对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血清小鼠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比,ECJ(15mgrkg^-1,30mg.kg^-1,60mg.kg-1)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并可显著降低血清中NSE和MDA含量。结论:山茶花提取物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CDK6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组(270、90、30 mg·kg-1)。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患侧海马Cyclin D1、CDK6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yclin D1及CDK6表达显著增加;给予莫诺苷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270、90 mg·kg-1)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Cyclin D1及CDK6的表达。结论:莫诺苷能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Cyclin D1及CDK6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缺血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缺血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应用的药物非常有限,而且作用特点和效果仍不明确。该文总结了目前我国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脑缺血药物的作用和机制,比较了各种药物的特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抗急性脑缺血药物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治疗急性脑缺血药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年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机制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新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脑缺血后出现短T1高信号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3例患者脑梗塞后出现短T1高信号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同时行CT检查和随访。结果:病变位于基底节区15例,皮、髓质区5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病变呈斑片状短T1信号,皮、髓质区及小脑病变呈散在斑点状短T1信号改变;23例MRI检查出现短T1信号后,立即行CT检查,22例病变中无高密度影,1例枕叶梗塞部位出现少许点状高密度影与MR图像相似。结论:脑缺血后出现短T1高信号并非出血,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这对临床正确治疗选择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通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动脉栓线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BaxmRNA原位杂交技术,观察阳性细胞,经图像分析,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脑通灵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表达减弱,SOD活性高,MDA含量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通灵通过抑制促凋亡基因BaxmRNA和清除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2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硫氢化钠(NaHS)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肤(GSH)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aHS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GSH、SOD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H2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具有的作用,与H2S明显的抗氧化应激、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风回春丸对脑缺血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活血化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回春丸对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力72g/kg.按最大耐受量的1/6,1/12,1/24设置药效学3个剂量组,中风回春丸灌胃给药可防止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死亡,使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并有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中风回春丸还可使血凝块溶解时间及全血浆凝块溶解时间显著缩短,抑制ADP和CaCl_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压积,改善微循环障碍,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黄酚脂质体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阻断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ip)大黄酚脂质体10.0,1.0,0.1 mg·kg-1,观察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学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Associated X(Bax)的表达.结果:大黄酚脂质体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的丢失,提高Bcl-2 的表达,降低caspase-3 和Bax 的表达,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病理形态改变,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中以10.0 mg·kg-1 组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大黄酚脂质体对海马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 的表达,下调caspase-3 和Bax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