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之 《家长》2011,(12):35-36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对比感,会有利于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被感知者有效感知,这叫做“对比效应”。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哲学视角观察,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表述,已经十分明显地表露出它的“动态性”。因为既是“初级”,那么它就要向“高级”发展。一切事物的静止状态都是相对的,反之,运动的状态则是绝对的,没有运动就没有变化,也就没有发展。而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由低到高。“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处于运动中,其发展规律也是和一切事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许多心理活动,其中联想与可逆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功。联想与可逆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如果小学生没有联想,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可逆联想,就根本不能发展思维。联想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若用“A”表示“一件事物”,用“B”表示“另一件事物”,用“→”表示“联想”,我们就把“A  相似文献   

4.
矛盾的立体性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家没有如是提法,但在他们的论著中有这样的思想。他们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念来揭示世界,阐述事物,事实上就是这一思想的表现,恩格斯在《反社林论·概论》指出: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对立体性世界就作了概略勾勒;又说:事物的矛盾应“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去考察,“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又“以时间、空间为存在方式”。在此,恩格斯又  相似文献   

5.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采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  相似文献   

6.
同一论略     
绝对地说,个体事物不可能与自身同一,因为它要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化。但随时而变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稳定性。且稳中有变、变中有同的个体能相对准确地呈现于思维之中。若在思维中将事物的时空差异以及性质上的变化等因素抽象掉,就能实现事物与自身同一。同一是合理观念。没有它,存在就不能有效言说。逻辑学的同一律可以视为形而上学的同一命题的极简。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这一单元,教师在教材与教法上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任何事物都有它固有的规律,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利用和改造事物,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学习这一内容,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和数学的价值,并通过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为了适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凸显探索活动本身的价值,教材注意淡化规律的具体内容,不仅没有给出有关规律的数学模型,而且也没有给出结论性的语言叙述,这就给学生多样化表述规律留出了空间.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  相似文献   

8.
一 在哲学教科书中,关于运动的本质、运动范畴的内涵论述颇多——这是由于运动范畴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并且贯串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所致。运动范畴既有如此地位,理应受到相应的关注。但是,我们又发现,关于运动本质的阐释,颇多牴牾之处。摘录如下: 其一,“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其二,“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没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没有事物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描写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在这一环节上,有些同学总也“过不了关”。他们描写事物,总是存在简单、粗略的毛病,写出的事物不具体、不充分。每每触及此,我们这些同学就“皱眉头”,似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一、要解决好对事物的观察感知问题。描写事物和观察、感知事物有很大关系,不善于观察、感知事物就不能写好事物。要想把事物写具体、充分,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1.要有“显微镜”式的眼睛。从同学们的写作情况看,有的同学在描写事物时,对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明确。这是写作前对事物没有很好地观察。只…  相似文献   

10.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其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①认识有限时段内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表述事物,首先要对事物有所认识,没有认识就没有要表述的内容。其次,表述要具有起码的语言运用能力,否则就无法表述。这就是说,写文章不仅要有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有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然而当前作文教学却多注意形式,少看重内容,忽视认识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学习语文和发展学生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明确地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说,当人有了缺点和错误时,一定要想办法改正;即使没有缺点和错误,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因此,一提到“缺点”,人们就习惯地抱以否定的态度。有谁会喜欢缺点呢?然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而事物的缺点在所难  相似文献   

13.
社会环境和人类相互依存,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环境。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语文学习者是社会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激励和约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学习者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4.
棘下生 《中文自修》2009,(10):29-29
一有机会,我就要歌颂偶像。我对赞扬别的什么人没有兴趣。 在著名的至尊雄文《论居家生活命名之必要性》中,饭饭一针见血地指出,命名可以使一切不合理的事物合理化,一切合理的事物优雅化或诡异化。比如你只要把牙刷命名为“专司牙齿洁净之小神仙”,就可以令一切倔强不驯的儿童乖乖地去刷牙。  相似文献   

15.
[升格导语] 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另外的事物来写跟前的景物呢?德国表现主义者解释了这个秘密:“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借用一个现成的美术术语来概括这种方  相似文献   

16.
数字构成的成语,方式多样,变化元穷,形象具体,对概括与表达人物、事态、情况均起了很好的修辞作用。数字成语常见的结构有: (一)由基数“一’与近义词或同类词间隔构成的成语,能形象地表示数量的渺小。如“一知半解”形容所知不全面、理解不彻底;“一草一木”比喻十分微小和平常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赵泓 《四川教育》2012,(6):34-34
意愿作为学习的动力,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性,是一种获得的内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行动的选择。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追求”就表达了一种主观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变化”的定义无异于说“质变就是质变,量变就是量变”,没有揭示其本质。而应是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内容,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形式;质变通过量变来进行。量变是事物通过量的增殖来实现发展的形式和途径。质变是前提,量变是结果。质(包括本质)及其变化是内在的,隐蔽的,量及其变化是外在的,显著的;质是比较稳定的,其变化是缓慢的,量的变化则是迅速的。质是整体,是稳定的,但整体内的“细胞”是极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是为了整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关于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的确是老生常谈。就是鲁迅的“然而圆规很不平,……”这句话也不知多少人谈了多少遍。既然是老生常谈、也就不能“长”谈,只好“短”谈了。 1.本无纠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与明喻和暗喻一样,都是用与本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打比方,其特点是通过相似点使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得本体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借喻与其他比喻形式不同的是本体事物不出现,也没有比喻词。借代,是一类与比喻及其他辞格平行的独立的辞格,它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其特点是通过“换一个  相似文献   

20.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被提到这样的高度,可见其在一切事物中的重要性,是决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