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教育作为提升人类精神空间的实践活动,理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以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推进人主体性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公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离不开人文素养教育。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有其优势并起着关键作用。借助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正确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2.
李菊红 《小学生》2013,(8):20-20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知识传授、心灵互动、思维训练的教学过程,小学生思维活跃,不囿于常理,条条框框少,教师应注重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本人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创新之花为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枯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  相似文献   

3.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将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怀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文明公民。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趋向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基于语言文字的知识性学习训练,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培养人文情怀的养成教育。语文,涵盖经史子集,也接通哲学、地理、天文等诸种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融进法制意识,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技术和艺术,覆盖了听说读写多个方面,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语文教学中凸显法制意识在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也自不待言。换言之,从语文教学、法制素养和社会建设的关系看,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法制素养,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心灵美好、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和优秀公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弥补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缺失,可以在人文精神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不断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首先,人文精神的渗透是语文教育现状有效缓解的必然选择,我国的语文教育承载着五千年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提出人文素养的培育应当从内容上及教育形式这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变革,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其对于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学生自身情感、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等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都过于强调语文工具性功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其不仅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提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并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具体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主体意识以及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创建培养合作意识的形式和氛围;精心设计合作问题,提供培养合作意识的机会;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创设培养合作意识的情境;优化评价机制,搭建培养合作意识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0.
桂林 《新疆教育》2012,(19):15-15
语文教育是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教育,更是语言艺术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就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把创新意识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中,才可能给语文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陈涔 《文教资料》2014,(24):32-33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致有四种途径:在课本中挖掘人文精神;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在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人文精神。最终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是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公民素质的提高,有待教育培养。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必由之路。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育这些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呢?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质疑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朱珠 《学周刊C版》2014,(4):60-60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郁昀 《文教资料》2008,(33):218-220
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高职语文教育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人文精神、人文意识的培养上.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在涵养人文素质及进行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语文人文教育应在关注心灵成长、创设对话课堂、提高教师素养、发展学生潜能、课内积极创新、课外因势利导等方面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情感信息,将感恩教育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和主动性,对实现人文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语文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相应地,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更新。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如何把这抽象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呢?我个人认为注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语文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也应把人文关怀,人文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0.
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有效培养不仅仅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的,满足小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首先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