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现有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在结构、内容、缺乏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构建应用型营销人才的“模块+系列”课程体系模式,其中“模块”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识教育模块、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系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系列。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高技能会展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文章在准确定位高职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应用型高技能会展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会展教育“1453”创新发展模式,即以三大模块教育课程为载体,坚持全程实践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包括灵活的教学计划、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完备的规章制度、通畅的交流沟通平台等在内的教学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会展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论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五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紧缺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教育必须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概述有不同的模式。其实,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点在于是否脚踏“实”地,做到“五实”即专业建设讲实际、课程设置为实用、教学活动重实践、质量评估求实效和服务经济得实惠。  相似文献   

4.
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课程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和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课程模式的选择和课程建设,不仅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社会定位,培养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功能定位和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的“银领”的人才规格定位,探索并构建了“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一、理清思路,明确课程开发原则为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所以应致力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是提高技术工人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课程模式设计应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无法实现,单凭实际训练也难以奏效,工学结合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工学结合模式下,以“课程活动观”为基础的“职业技能/工作项目(岗位)”和“综合素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浅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亦称为集群式模块课程,简称为“KH模式”。这一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已逐渐趋于完善,如何重新选择和构建课程模式,通过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目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论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五实"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腾 《当代教育论坛》2006,(13):117-120
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紧缺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教育必须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概述有不同的模式.其实,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点在于是否脚踏"实"地,做到"五实"即专业建设讲实际、课程设置为实用、教学活动重实践、质量评估求实效和服务经济得实惠.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内在需要。分析了产学研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现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构建校外高技能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定单式”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将高职院校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基于“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来探索对数控高技能人才相配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并提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培养模式和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会电专业实行“阶梯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阶梯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三个层次,分三个模块进行培养:第一模块,培养目标是“会计员”;第二模块,培养目标是“初级会计师”;第三模块,培养目标是“中级会计师”。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 "2+1"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2+1”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和“双导师制”为基础。前者依据岗位确定课程目标,提高了内聚性,减小了耦合性,满足了学生就业及生涯发展的需要。后者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集成式教学模式是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从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打造一种全方位的集成式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把实践环节模块化,既注重单一模块的优化,又注重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以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新医科人才培养理论,从顶层设计、组织机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师资保障等六个方面构建高职医学专业“六位一体”通识教育体系。体系以“三修养、三精神”为教育目标,以具有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学院”为机构保障,以“三层次、四模块”为课程体系,以“三结合”为教学模式,以“多元化”为评价标准,以“教师共同体”为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改革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入手,提出了构建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的设想,即渗透性课程、根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成长性课程“四大领域”;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六组模块”;主修、辅修、讲座活动“三类课程”相结合的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教师、引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在提高,高等院校如何适时修整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文章介绍了我国一些高校目前正在试行的“平台+模堤”课程结构体系,阐述了作者对这一课程结构体系的观点:教育以人为本,学校一切工作都应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中心。“平台+模堤”课程结构体系代表了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普通高校应努力向管理要效率,挖掘学校一切可利用资源,逐步推广这一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模块课程即教学内容以模块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包括模块化课程模式、模块化教学计划、模块化教材三个层面。以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其系统性,是职教模块化教学计划特有的课程组织方式。运用不同课程模式开发出来的教材形式各异,但有一些基本特点。课程模块化既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在课程建设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由参观实习模块、自动化导论模块、技能训练模块构成。探索三个教学模块"1+1+1"的"看、听、做"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引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地方性案例的控制理论教学,探索与实践"互联网+翻转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构建融合性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融合性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郭玉华 《科教导刊》2021,(2):98-100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书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高校全员立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价值引领上应体现地方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地方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阶段式、课程群式、联动式"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立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等途径,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必须从成人教育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财经教学中的两个案例,说明了“双主教学模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