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中间生异常心理剖析及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羞怯心理。过惯了被人“伺候”的日子,忽一日要自己动手找饭吃.便手足无措,脑袋一片空白,迟迟不敢踏步前进,求职现场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特保儿”自然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新世纪逐渐向我们走近,中国的基础教育也正经历着一场跨世纪的变革,未来世纪对教育和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人才的要求更全面,因此心理素质变革得更加重要。本文着重从优化心理环境,优化个性心理,优化心理疏导三个方面,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和转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当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后进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主客观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作为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矫正,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8.
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前全国多数高校有针对地建立和启动了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心理测评、心理档案以及心理预助的“三位一体”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对学习效果影响巨大,学生在学习语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躁,自我满足瑕依赖等不良心理,要消除或调控学生的这引不良心理,必须抓住问题的根源,分析其原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心理状态的好坏是体育竞赛胜败的前提条件。分析震动员在体育竞赛中心理状态,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方能创造优异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又含有深刻的、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本文主要从智育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和教师心理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评价中被评的偏差心理是影响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偏差心理有迎合、防卫、应付、敏感、饰、焦虑等表现形式。这些心理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此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3.
言外之意是话里没有说出来的本意,不仅包括话语的实际意义,也包括伴随话语表现出来的一些附加意义,如感情色彩、态度评价等。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言外之意,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种社会现象都能反映出相应的社会问题。在社会交际交往中,言外之意产生的影响较大,人在使用言外之意时会考虑到自身或他人的心理、情感需要,以谋求最佳的信息传递。因而,社会大众心理和言外之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词语看当今青年人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词语做文化心理上的阐释,从当‘F青年人所使用的网络词语,指出青年人所具有的开放心理,求新心理,求异心理和尚简心理。文章把握时代脉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此问题作了合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感情上的反感或烦闷的体验。它可以说是“常见病”、“多发病”。比如,保尔、张海迪本来很受学生的崇拜,可一旦教师讲他们讲得太多,学生便开始产生反感;本来,学生对某个现象很想发表意见,甚至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可一旦老师将之引入主题班会,大家便畏惧、厌烦起来;一个同学本来不受大家欢迎,可老师一批评,他她反而获得了众人的同情……逆反心理既是客观存在,那就回避不了,就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防止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呢我以为,注意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所受的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为心理超负荷。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个性、修养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判别心理超负荷的标准也不相同。排除生理上的原因,一般来说,下列五种表现即可视为  相似文献   

17.
18.
撒尿欲望     
肖显志 《小学生》2007,(11):10-13
天上无雨地上流 人家都说“天上下雨地上流”,怎么整出“天上无雨地上流”呢?笑话笑话真是笑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引导中学生渡过心理断乳期,最佳的方式是班级心理教育.班主任要了解心理断乳期的特征及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活动中改造自己.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时通常存在的自卑感心理、焦虑心理、怕苦心理、嫉妒心理、盲目攀高心理、消极依赖心理等心理问题,提出了理性处理心理冲突、消除过度紧张、有效防止羞怯、努力超越自卑、正确对待挫折等有效排除消极心理的方法,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求职心理,指导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