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运用新怨恨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从方法论意义上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为解决最典型的怨恨者与最有影响的代表者两难之间的矛盾,选取一部分最典型的怨恨者,同时又选择一部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最有影响者。其次,要质疑本质决定论,因为本质往往是先验的、预设的,而现象才是具体的、真实的;本质自己不能显示与证明自己,只有现象才能显示一定的本质。本质不是自明的、自定的、注定的与天生的,而是从现象中产生的,不同的现象表现了不同的本质。再次,要打破思潮流派论,因为思潮流派论无视同一思潮流派的作家,其具体文本有时其实具有极大的不同,相反,倒是不同思潮流派的作家,其具体文本有时并非没有很大相通。最后,要革新包含与被包含的分类方法,借鉴佛教文化的分类思维,不按同一标准而是按照双重或多重标准,不按并列与割裂标准而是按照重复与交叉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书写中"作家作品集"式体例正受到质疑。文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作品与文学背景及历史背景的关系、文本间的渊源与影响,正在考验着文史家的史识功力。杨联芬以《中国现代小说导论》的书写实践,使我们看到了这种书写体例可能蕴涵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3.
高校不少外国文学史教材其编著体例、内容、风格等大都遵循一种模式,即时代(思潮)-国别-作家-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分析,编著者的创作个性与审美评价很难表现,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也较为模糊。在众多有关20世纪西方文学史的研究中,由聂珍钊等主编的《20世纪西方文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建立了一种以文体为分类标准的外国文学史写作的崭新体例。本文对近年来外国文学教材(含CAI音像教材)的编写作了概括性的评述,重点对《20世纪西方文学》进行评论,以具体例证指出了该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内容处理上的创新特点,同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旨在为外国文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乙鸣 《中学文科》2000,(1):13-14
首先要搞清这一考点一般情况下包括哪些内容:中国古代作家所处的时代,外国作家的国籍;作家的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名作品的体例、命名;某些作家的字、号、别名、笔名;诗歌、小说、戏剧、散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杂记的特点及分类;在学史上有影响的学流派、学社团和学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5.
《情史类略》是一部选录中国古代"情"故事的小说集,对于这种编纂作品,尤其需要从编纂处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立足于这一点,以作品的核心"情"为线索,我们可以见出,文本内部宗旨、体例、内容之间的矛盾,文本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背离,这些都表明文本与历史文化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这套九十万字的选读本具有如下特点:①选材严。入选作家五十三人、革命烈士四人,作品一百二十四篇,都是经过精选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作家和作品;②代表性广。以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进步文学为主,同时选收了各种思潮、流派、社团的代表性作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③  相似文献   

7.
20世纪西方学所创造的惊世骇俗的“写作的奇遇”,很大程度缘于反传统的现代学思潮的推动。为有助于揭示学发展的复杂性,在对学思潮的研究中,需要对思潮与流派准确地加以区分。如何按照学现象本来的状况展开研究,也十分重要。研究学思潮时,绝对不能脱离作家作品,也不能受某些作家作品研究的限制。20世纪西方现代学思潮的出现,与本世纪西方化思潮和哲学意识的巨变有着密切关系。20世纪西方历史发展带来的  相似文献   

8.
于凤保 《考试周刊》2008,(15):194-195
<简·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经典小说,其内在无穷魅力不断地吸引着不同时代的各国普通读者,更加令各种文艺批评思想流派的垂青,其内在的惊人文本张力也使得文本在不同批评思潮中呈现出令人豁然开朗的智慧之光.故此,本文试图系统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以便于同行学者对其做更好的研究,从而福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后现代派作家的语言观创造了语言的人却反过来被语言所驾驭.而语言是不确定的,因此,由语言构成的文本世界也是不确定的.以罗伯特·库弗的<保姆>为例,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探讨美国后现代派作品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主观战斗精神"这一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为轴承,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结合胡风文学理论批评的具体文本,阐述胡风关于作家与生活"对话"理论所包含的意蕴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方法运用于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具体运用时,可以就同一单元不同思想流派的政治主张和艺术风格进行比较,也可以就同一流派不同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比较,还可以就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中的同类人物形象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式的文本阅读方法为基础,通过解读这些作家作品中的象征物,分析"性"主题和"死亡"主题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及他们对待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的不同态度,阐明其学说对"迷茫一代"现代派作家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的塑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审美接受是作家所创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部文学作品既已问世,它的生命与价值的实现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文学作品自身,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审美接受.文本的开放结构是一个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开放体系,具体表现在文本结构中充满了若干的“空白”和“未定点”,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探索,对其意义内涵进行填充.读者依据自己业已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和期待视野,对不定性文学作品进行填充完形,产生了极富创意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该书对历代文学作品予以综合考察、全面评价;对同一时代不同流派、不同体裁的各类作品,力图兼顾各家,对每一个作家的作品也力求其全,对作品的品评和赏析,深入考察其精髓所在,阐明其认识价值、美学价值以及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同一流派的作家或类型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评析,甄别思想高下,风格异同;将社会发展状况同各类文体发展的自身原因结合起来论述,以揭示规律,指明线索。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小说是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本文以“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主题.探讨和总结其艺术手法,无论对于指导读者的鉴赏还是作家的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美国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为经线,以文学流派和不同时期的作家为纬线,着重分析了美国文学由幼稚期走向成熟的几个特点,从作家、作品风格、语言特点、文学流派和地域等方面对美国文学的变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贾平凹《满月儿》之后至“商州三录”之间的“改革三部曲”为研究对象,讨论贾平凹与“改革文学”思潮的关系。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揭示的,不是通过贾平凹的创作来理解“改革文学”.而是讨论“改革文学”如何通过文学批评等方式“规训”贾平凹的创作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在其作品中得以呈现。换句话说,通过对一般认为远离“思潮”的贾平凹相关具体作品的分析.笔者试图揭示社会历史语境如何进入“文本”,以此重思“新时期”以来“文学”与“历史”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教材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主要呈现出以作品本身、作者背景或读者个性为中心等三种情况:作品中心论强调的是对文本内涵的诠释;作者中心论关注的是对文本创作心理过程的了解;读者中心论则重视对文本阅读重点的引领.就教学而言,对教材文本或文本不同环节的的解读,有时是建立在某一中心上的,有时又必须综合呈现.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选择必须明确,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有影响力、最具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9.
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多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创作方法共生的格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真正能得到评论界好评、受到读者青睐的还是那些继承和发扬俄罗斯民族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家与作品  相似文献   

20.
迟子建是一位少有的没有进入当代文学史叙述谱系的重要作家。她游离于流派之外,坚持用自己独特的写作信仰造就了属于她自己的文学史。作为一名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她强烈的性别意识渗透于她的每一部作品之中,始终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其重要作品《九朵蝴蝶花》更是一曲现代社会的女性悲歌。笔者从该作品的文本出发,简要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