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学派思想蕴藏着的丰富和谐内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儒家与道家学派都强调和谐协调,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达到宽和相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和合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发本 《大学时代》2006,(7):4-4,23
追求平等和自由是人类的天性,而人类社会对自由的追求多于对平等的追求;社会的原本功能是平衡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以趋平衡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人要平等对待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处。只有把平等观念贯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才有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辩证思维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不能忽视自然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又不能抹煞人对自然的改造和人的能动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既要看到个人与社会的斗争性,又要看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既要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又要强调社会对个体的依赖性;既要认识到社会对个人的促进作用,又要认识到社会对个人的制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感应观与现代心理和谐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认为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做人的根本。道家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们要仿效和顺应大自然,循序渐进,安时处顺。庄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不可能达到的事情。现代心理和谐思想强调协调好三种关系:即人我关系、人际关系和群己关系。中国古代的感应观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体现出独到之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现代心理和谐思想需要认真参考和借鉴的。认识和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也是心理学中国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首先要摒弃错误的人与自然关系论.其二要明确建立一种良性与理性并存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其三要把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外化为一种道德行为.这个社会只有问题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每个人都从内心有改变的意向与行为,社会才会不断走向光明,人与自然才能根本上达到一种和谐共生,从伦理学意义上来谈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调整和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制度的层面上来把握。“和谐制度”指制度的构成、功能、机制,包括制度背后所反映的价值、文化、规范、组织等因素配置上的合理与融洽。和谐制度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整体方法论为基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它不仅可以调整和制约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制度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多次强调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建设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就需要社会各个层次的和谐建设与之呼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同构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基础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和谐语言环境建设的语言现象,直接影响到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的创建,恶化了干群关系,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真诚互信良好关系的建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为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该革除语言暴力,构建平和的语言环境;消除语言歧视,构建平等的语言环境;免除语言伤害,构建温馨的语言环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姜继红  黄明光 《考试周刊》2011,(12):189-191
首先,和谐教育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它有利于构建人与人和谐的社会。要达到师生的和谐,师生应该遵循尊重与信任、理解与支持、启发与鼓励等原则;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形态的配合,从而促进家庭、学校与社会机构的整体和谐,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个体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发展,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创造和谐的人生环境,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对整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伴随人的一生有四对基本矛盾:一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二是人与他人的矛盾,三是人与社会的矛盾,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创造和谐的人生环境,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仪作为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礼仪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礼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加强礼仪建设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渐增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不断上升,这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以"和"为贵,强调处理天人关系应追求"天人合一"为目标。传统思想对现代是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仍然对解决当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义,天人应最终走向"理性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和谐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道法自然、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和谐思维特征。道家的自然之道,强调天人合一,彰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考;道家的无为之道,倡导顺应天道人道,突出了对社会生态的关怀,诠释了人与社会和谐的人文意蕴;道家的养生之道,信奉节欲尚俭,调和身心,凸现了对人自身的关爱,揭示了人之身心和谐的价值诉求。道家生态伦理和谐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之身与心的和谐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培养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席勒的和谐思想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都是和谐的。“自然”比自由的涵义更广阔。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一样都要求自由和完善。“通过自由给予自由,”人既能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又能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那么人和社会的和谐也就自然而然了。席勒的和谐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诚信、相互理解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切入点,来分析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和本质特征,可以发现二者随资源与环境问题相伴而生,有着共同的渊源。它们倡导的是经济系统要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如果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过度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就会违背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规律,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下降,从而削弱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中得到实现。为了发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支点作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快法制建设,调动企业的内在动力,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要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有一个平衡的精神世界,才有可能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并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心理学视野下,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高度一致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和谐学校要实现"授者"与"受者"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德育与智育的和谐、"法制"与"德治"的和谐,通过公共教育资源平台,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时代的和谐,创造教育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