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五年制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课后作业教学谈○同心县教研室杨金珠高毅课后作业体现了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成为加重学生课外负担的重要因素。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都编排了相应的作业题,包括思...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揭示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语文训练的阶段性。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参考练习题,确定教学要求。课后习题既体现了每篇课文的独特性,又注意了全套教材的连续性,对于教师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有重要参考作用。例如,分别选入五、七、九册的《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都是写我军战士为人民勇于献身的英雄事迹,但由于学习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示阅读教学的重点;二是突出基本功训练的重点。可以说,课后练习题是每一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这一课的教学要求。各册课后练习题综合起来,就是大纲对这一年级的具体要求。如果抓好课后练习题的教学,就能达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抓好课后练习题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根据习题制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许多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参,却忽略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习题,要知道它们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根据课标要求、文本特征等安排了4~5个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大体有下面几种类型:朗读背诵、描红、词语积累运用、对重点句的感悟及迁移运用等。仔细读这些课后习题,很多提示了本课教学的知识重点、学习方法等。如果我们在课堂预设时能借助这些课后习题,巧妙安排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完成自主训练,减轻教师、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86):34-36
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相互联结,共同构成小学语文课本教学的整体。课后习题中包含着对课文中关键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课后习题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透彻解读课后习题的编排意图,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就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做合理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课后习题"是指那些精读课文中出现在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目,这只是因为这些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放在了课文之后而带来的习惯性称谓。有些教师就从字面上将其理解成是需要学生在课后来处理的问题,把课后习题当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统编教材中,课后习题是重要的助学系统之一,也是体现编者意图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解读,梳理习题的类型,将它们安排、穿插在教学的过程中:哪些需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完成,哪些可以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落实,哪些是需要重点讲解的,哪些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理解,哪些是学习课文之后才能够完成的等等,这样的安排才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7.
许多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参,却忽略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习题,要知道它们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根据课标要求、文本特征等安排了4~5个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大体有下面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借助的就是教师用书,常常忘却了教材自身携带的重要资源,即课后的习题。打开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之后教材编著者都精心设置了4到5道课后思考题,包括朗诵积累、识字写字、词语的感悟与品味、文本核心语句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这些习题不仅将本篇课文的核心价值与重点蕴含其中,更提示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内容将这些课后思考题安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完成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先导。我们可以将习题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巧借课后习题指导课前预习,制定教学目标,切中教学重点,启发课堂讨论,使课后习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后习题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学生用一两个词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此时,教师要善于梳理、运用习题与课文之间的关系,洞察编者的用意,彰显课后习题的训练价值,为铸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课后习题一般都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和教学要求,认真研究课后作业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备课效率。一、研究课后习题,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如《挑山工》一课安排了五道练习题,其中习题1提示了课文的重点。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和思考,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习题2体现了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即怎样分析文章的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划分层次的能力。习题3是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习题4、5  相似文献   

12.
尹蕾 《天津教育》2022,(15):114-116
<正>课后练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便于教师明确“教什么”,把握教学方向,又便于学生明确“学什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统编小学语文的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都紧抓课文的特点,依据语文要素、单元目标而精心设计。下面就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在课前预习、课堂指导和课后拓展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后练习。一、利用课后练习,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属于教学环节中必要环节。在课文正式学习前,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提前预习,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文言文习题是学生巩固掌握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师上课方向的重要指南。好的课后习题,能够帮助老师掌握教学方向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人教版的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中研究讨论的多、练习的少,习题缺乏指导性,不易操作,不能有效地为学生和老师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课文是特殊的文本,课文的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文本与课后习题,应该说课后习题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朱家珑说:"课后习题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或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提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编者在选文时已经先对课文的文本作了研究,他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课文后面的习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它不仅提示了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还告诉我们应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重点学什么。因此,紧扣课后的习题,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可以教给学生多种好的学习方法。这里以看图学文教学为例,就此问题略谈几点看法。一、紧扣课后习题,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看图学文是低年级课文形式,由课文和图画配合而成,直观的图画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具体的文字又有利于图  相似文献   

16.
其实预习不仅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它也是教师有计划教学的开始.在实践中,要让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做到切实有效,设计好语文预习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以本为本—一关注课后习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的生字新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对课文总的印象,这样,就能为课堂上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必须以本为本,特别要关注课文后面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大多就是文章的要点所在.例如,六年级《烟台的海》一文,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相似文献   

17.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启发教和学的基本思路,体现了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然而,在以往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后习题的运用,要等到下课铃声响,作业才上场,把课后习题当作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课外补充,这是很不够的。现代阅读教学的理论越来越重视在整个课堂中满足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组织学生在自己操作训练中培养阅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从教20余年,教学阶段大致经历了宋代禅师青原行思所说的"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个阶段。从教初始看习题就是习题,很少研究它的好处。教了几年,再看课后的习题,一点也看不上,课后习题成了课文的尾巴,失去了其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而今,越来越觉得教材的重要性,明白课后习题是教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课文理解的最好方式,课后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编排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一般都设置了“学习提示”,课后没有练习思考题。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既相似又有区别,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去学习略读课文,将在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进行实践性操练,让学生巩固学习方法,深化对单元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课后习题是教材编者根据学科特点、课程目标和教材编制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教学重难点等出发,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设置的题目,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后习题是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凭借。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国外教学理念和教材的引进,比较教育的盛行,对我国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