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容易出现身份认同危机,进而容易出现社会公德心缺失和助人行为减少的现象。目前的研究很少以儿童为被试,而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则少之又少。基于此,有必要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缺失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往往对自己是城市人还是老家人有所迷惑。这种身份认同的困难将影响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并有可能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并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群体身份视角下出发,分析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这将为进一步地设计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培养方案打下明确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首先在梳理清楚群体身份认同概念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结构、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和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最后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际边界被打破。城乡流动和城市间的人群流动也愈发突出,流动儿童问题也随之浮现。因此,有效地利用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概念,设计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部分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有明显社会公德缺少、助人意识单薄现象。与流动儿童无法正常融入城市,无法正常认识自己身份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到微观地设计出符合理论和现实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构想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考察父母身份认同行为、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及机制。使用问卷法对来自北京市四所公立学校、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858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父母身份认同行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家庭环境在父母身份认同促进行为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中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父母身份认同促进行为、家庭环境会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父母身份认同促进行为会通过家庭环境来影响流动儿童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愈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份归属危机与心理调适危机,儿童身份认同遭遇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社会排斥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与教育、加强城市与农村群体互动、扭转流动儿童非理性认知有助于排解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促进城乡融合与社会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研究,将能够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和他人形成更好的良性社会关系。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中。因此,对流动儿童实施助人行为的促进和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更有必要对基于CIIM理论模型进行深一层次的归纳总结,进而找到能够检验理论和应用于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入城市。同样,他们的子女也随着父母进入城市生活。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有些农民工子女存在显著的身份认同混乱,并存在助人行为意识缺失和社会公德心丧失现象。显然,这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是不利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理论及实践,进而为其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的心理适应理论解释了儿童面对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应该如何接受信息并调整信息。由于该理论强调了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内部理解和编码过程,因此特别适合解释当个体面对新环境时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必要从心理适应理论角度出发,对被动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取大学生197名,采用量表法和实验法对公平敏感性和助人行为进行测查,旨在通过实验探索公平敏感性、群体分类和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实验采取3(公平敏感性:索取型、公平型、奉献型)×2(群体分类:内群体、外群体)被试间实验设计。研究发现:(1)公平敏感性对助人行为有影响,奉献型大学生在助人行为上显著高于公平型和索取型大学生的助人行为。(2)群体分类对助人行为有影响,大学生对内群体的助人行为显著高于对外群体的助人行为。(3)在捐助行为上,公平敏感性和群体分类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表现在:奉献型和公平型在内群体和外群体中的捐助行为上差异显著,而索取型被试在群体分类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面临想不想去、能不能去和要不要再去等与身份角色转换相关的问题。从身份认同理论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方面对教师企业实践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展开分析,发现企业实践教师存在被动实践下的自我认同失调、经验缺失下的角色认同障碍、校企冲突下的群体认同困境、压力氛围下的文化认同危机。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应尊重主体地位,促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自我认同;完善实践政策,推动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角色认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群体认同;创建和谐氛围,助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现在和未来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理解,从制度性权利的外部他者认同和心理性认同的内部自我认同的两个方面有助于解读高校青年教师的身份认同,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具有的多重身份和自我迷失特征,以此来建构高校青年教师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社会身份认同、社会接纳感、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四个方面对杭州市流动儿童的人格障碍倾向进行调查,并探讨学校环境、家庭背景、社区环境等因素对流动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作为跟随父母务工被动进入城市的特殊人群,往往对自己究竟是"城里人"还是"老家人"没有清楚的认识,因而有很大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此无法对城市产生归属感,甚至无法适应正常的班级生活。因此,本文基于身份认同视角,有针对性地探讨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身份是由一系列的自我观点组成.这些自我观点是在特定的群体或角色中,通过自我归类或认同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身份具有社会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建构性。身份激活依赖于身份突出性,而认同身份过程主要依赖身份确认。当前身份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多重身份和身份确认失败上。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认同身份理论与社会身份理论的融合问题,以及身份确认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流动儿童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中国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现状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儿童,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知觉和身份认同危机;情绪情感方面表现为孤独感(抑郁)倾向性较强、自卑焦虑心理严重;流动儿童家庭生活现状、学校生活现状与城市当地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四个方面来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及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少流动儿童正遭遇着认同困境和危机,迫切需要认同关怀。教师理应成为流动儿童最有力的认同关怀者。教师对于流动儿童的认同关怀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营造促进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的学校环境、建立与流动儿童亲密的信任关系、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引导流动儿童形成合理的认同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18,(3):27-34
研究采用电脑比赛任务和真实助人情境任务,考察100名小学儿童在不同程序公平信息与分配公平信息下的公平体验对其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公平体验会影响其助人行为,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组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程序公平和分配不公平组、程序不公平和分配公平组以及程序不公平和分配不公平组,而后三组的助人行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助人。研究说明小学儿童的公平体验程度越高,其助人行为也越多。  相似文献   

19.
培养积极的身份认同能对普通人群的精神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近年来,身份认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对国外有关孤独症患者身份认同及其对精神状态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显示,由于长期处于社会污名、排斥等负面境地,孤独症群体的身份认同水平普遍偏低,这导致该群体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精神状态。帮助孤独症群体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并提升他们的社交意愿和水平,这需要包括媒体、教育者、家属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从教师身份认同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在社会、群体和个体三个层面上,分别分析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对教师身份的不同理解,基于不同教师身份理解的原因,对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