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发祥地,英国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教育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历经数次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世界各国的博士生教育提供了模仿的样板.从其招生模式角度考察,英国博士生的招生模式具有招生类型多样化、考查内容富有针对性和招生方式灵活等方面的特点,而我国的博士生教育长期坚守单一的招生与培养模式,英国博士生招生模式的这些特点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以“核心律章”大型主题报告和党团支部专题党课为抓手,积极开展朋辈浸润宣讲,逐渐建立了“学以致讲—以讲促学—讲学相长”的自我教育和浸润教育长效机制。认为高校研究生群体开展朋辈浸润宣讲,应该牢牢把握思想教育的主要矛盾、内在规律、时代特征和情境价值,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应将朋辈浸润宣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紧密结合,从而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利用针对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对博士生学习生活支出的水平、学习生活支出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支出结构看,我国博士生的支出主要用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中用于伙食的支出高达41%。东部、京津沪地区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成本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博士生。家庭支付、课题助研和奖助学金是我国博士生学习生活支出的三个主要来源,且家庭支付是最主要来源。与美国的博士生相比,我国博士生的借贷比例较低,但个人负担的比例过高。2008年正式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个人负担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所占比例与国际相比仍然较高。在重新倡导研究生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国际政策背景下,在研究生教育成为国家创新基石的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博士生的资助力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英国高校经过长期探索建立的较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包括资格认定与任职、角色培育与培训以及考核评估等,指出其运行过程中有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的有力监督、高校机制环境的主导及导师个人意志的驱使,上述因素共同推动着高校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认为该机制在保障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英国的这些做法对我国高校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博士学位完成率已经成为政府、高校、导师、博士生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过去20年中,挪威博士生教育经历了快速扩张,政府持续的经费投入,要求高校提高博士学位完成率和减少完成学位时间,为此,挪威逐步采取了多种措施提升博士学位完成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同学科的博士学位完成率、获得奖学金的以及依托项目进行培养的博士学位完成率均有显著或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挪威,影响博士学位完成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入学标准、学生就读身份、经济资助、师生关系和朋辈协作、学科差异、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博士生自身特征等。针对这些原因,挪威采取了完善博士生培养制度、聘请博士生为全职的学术人员、拓展博士生资助来源、改进博士生指导、实施工业博士计划和公共部门博士计划等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35所高校1746名理工科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导师为院士、长江学者等的博士生在科研产出上具有较大优势,导师为长江学者等的博士生还在科研支持、师生关系和学业压力方面表现出优势。来自导师的直接指导对指导效果影响显著,导师学术身份越高,博士生能够得到的直接指导越少。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与指导效果关系不大,但博士生感到自己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时会对指导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在遴选导师过程中,除严格坚持学术标准外,还应适当考虑导师的指导能力、指导条件和指导热情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专业博士生教育在20余年的持续改革与创新中,经历了学术主导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模式、职业导向的"P/W/U三维协作"模式、以及职业性与研究性并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共三代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澳大利亚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某些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多  李石坚 《科教导刊》2020,(2):64-65,68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双一流"背景下抓内涵促质量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而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大学将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合作研究和国际交流有机结合,优化博士生课程体系、推进博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构建了学习(Academics)、研究(Research)、交流(Exchange)三位一体的"ARE"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英国近年来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动力、主要内容及其面临的挑战.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对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项目加大资助力度;与就业相关的可迁移性技能训练成为博士生培养的一个关键要素;以研究生院、博士训练中心、高校与多方机构紧密合作等组织结构进行博士生培养;建立正规的学术指导制度,鼓励雇主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博士生培养中来.  相似文献   

10.
以德国柏林地区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生项目(BDPEMS)为例,对其培养模式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德国博士生培养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修课程非常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进行选择;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学习,学生除了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以外,还有许多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总体而言,该项目具有课程形式多样,注重自主科研能力培养;选课方式开放自由,重视合作和资源互补;坚持传统师徒制度与研究生院制相结合的方式;内外协作,多阶段、多层次地评价教育质量等特点。德国的培养模式相对于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要加强学习合作,鼓励思想碰撞;要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多元化的学习;要采用灵活有效的多级评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