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4,(A0):95-96
在日语学习中,会碰到很多授受表达,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正确使用授受表达是个较难掌握的难题。日语的授受表达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而且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日语学习者不仅仅要掌握授受动词的基本用法,更要掌握其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恩惠意识的内涵。本文就授受表达与其恩惠意识展开讨论,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恩惠"是授受表达"Vテモラウ"的基本语义功能,在实际言语交际中,"Vテモラウ"还可表示为语态。使役态和被动态是日语的常见语态。本文根据语态特征将"Vテモラウ"句分为"使役型テモラウ句"和"被动型テモラウ句",分别研究它们与モダリティ的呼应使用,通过モダリティ的变换,"Vテモラウ"可以分别表达请求、建议、愿望、指示、命令等语气。  相似文献   

3.
授受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方式,在日语中使用授受动词来体现授受关系,它不仅可以表示物品的给予与接受,同样也可表示行为的授受,而行为的授受在日语中主要通过授受补助动词来实现,文中就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恩惠授受意识研究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之一,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使用,体现着日本人的授受表达方式与恩惠意识心理的关系,并对中国日语学者在使用"てくれる"时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4.
[てくれる]句的前续动词的性质和说话者是否参与事态,决定了句中行为作用的授受和恩惠的授受是否同时存在,及同时存在时其方向性是否一致。但无论何种情况,说话者都是恩惠的接受者。因此可以说[てくれる]的恩惠性不是拘泥于事态中的施动者、受动者,而是反映了说话者对事态的恩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授受表现是日语中一种独特而又重要的语法现象,除了表示"物品"或"行为"的授受这两层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其深层次的"恩惠意识".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掌握授受表现的用法,就要充分理解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及产生这种意识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授受表达看跨文化意识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中日对比角度对授受表达常见误用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学习者没有充分理解授受表达隐含的内外意识、恩惠意识及上下意识,从而受到母语的干扰,引起误用。因此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和学习中,排除母语文化及思维意识的干扰,增强跨文化意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与汉语相比,日语授受表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相对于汉语只有一个授受动词——"给",日语有"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等7个授受动词。因此,日语的授受表达复杂了很多。另外,汉语中的恩惠授受表达一般是通过"某人为/帮/给某人做某事"将授受关系方向性简单的呈现出来,而日语却会通过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添加一些说话者本人的主观评价并巧妙的指出其中所产生的授受关系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8.
授受表现在日语表达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易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动词授受表现中的"てくれる"使用频繁,倘若不深入挖掘使用者的独特交际心理,极易令对方有失礼之感.授受表现在日语学习的误用率颇高,其根源在于学习者未能充分理解并运用授受表现所隐含的恩惠意识、"内"意识以及内外有别等观念.故学习者应在熟练掌握授受表现语言规则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日语的授受动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恩惠性是狭义授受动词区别于广义授受动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选取狭义授受动词中的取得义动词モラウ一词,借鉴先行研究中关于モラウ的语义特征的相关论述,运用词典释义、内省概括法等语义特征的分析与提取方法,提取モラウ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日语的授受表达作为极具日语特色的语言表达,是受日本人独特的恩惠意识影响的。通过列举分析日语授受表达的例句,探讨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日本人喜欢把受到的恩惠最大化,强调自己的受恩;同时会把自己施与别人的恩惠最小化,以求不给别人增加心理负担;此外,日本人认为,除了有生物之外,自己一生中所接触的所有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对自己施恩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误用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的常见误用,发现由于学习者没有充分理解授受表现与日本"和"文化以及由"和"文化所衍生出的恩惠意识、等级关系、内外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起误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现象总能反映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就日语授受动词而言,不单表示简单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更反映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入理解这种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日语以及更顺畅的进行异文化间的交流。本文拟从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内外意识、上下意识三个方面对授受动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Vテモラウ」的意义与其先行动词的意义和モラウ的意义这两个因素有关。本文首先综合先行研究的观点分析提取独立动词「モラウ」的语义特征,然后,从「Vテモラウ」的先行动词的特征和「モラウ」的语义特征两方面分析「Vテモラウ」的句义和用法,确定具有事先请求的情况的「Vテモラウ」句的意义下位分类存在请求义、指示义、表达愿望义、许可义。  相似文献   

14.
授受关系的"てもらう"句型除表示恩惠义之外还有命令指示、自我许可、被动、困惑等语义。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和语义扩展理论就"てもらう"的各义项的扩展机制加以考察,得出以下结论:"てもらう"句中意志行为指向义为原型义,恩惠义和非恩惠义都是意志行为指向义的延伸,当动作者的行为和发话者的意志相一致时,容易产生恩惠义;当动作者的行为和发话者的意志相左或者一方无视另一方的意志(或相反意志)时,容易产生非恩惠义(命令义或困惑义)。在语义的扩展中,发话者和动作者之间的关系是语义扩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在日语学习中,授受动词的使用以及与相关敬语的联系倍受众专业人士的青睐,且之于初入门的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在日本社会中,授受关系不仅是一个授与受的动作趋向,更关系到人与人的亲疏观念,尊卑意识以及深埋在日本社会的文化理念。中国有句古谚语,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笔者就引以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个“授”字为切入授受关系的引子,首先,对授受动词中的“くれる”和“もらう”做一个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授"是授予,"受"是接受。现代汉语无论谁给谁都用动词"给"来表示。日语共有7个授受动词,既有独立使用的时候,又有做补助动词的时候。且使用时既要考虑叙述者的立场,又要考虑授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学习者往往难以掌握。实践中发现学习者遇到相关的问题,容易误用。笔者认为只有认清叙述者的立场,把握好内外意识和恩惠意识,才能正确地使用授受动词。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学习中,授受动词的使用以及与相关敬语的联系倍受众专业人士的青睐,且之于初入门的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在日本社会中,授受关系不仅是一个授与受的动作趋向,更关系到人与人的亲疏观念,尊卑意识以及深埋在日本社会的文化理念.中国有句古谚语,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笔者就引以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个"授"字为切入授受关系的引子,首先,对授受动词中的"くれゐ"和"もらぅ"做一个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日语的授受表现历来被认为是日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它体现着日本人之间特有的恩惠意识,恰当并熟练运用日语授受表现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授受表现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误用现象。分析和研究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日语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莫里森的小说《恩惠》主要介绍北美殖民地初期不同种族的女性所经历的惨痛回忆,本文主要以女性为主要出发点,解读文章中有关女性的无奈和被奴役的母爱。文章主要介绍女性身份的丧失,以及女性需要承受的双重压力和将要面临的生活,最终引出恩惠的主体,恩惠的对待周边的人,也将得到自我受惠。  相似文献   

20.
「てくれる」句的前续动词的性质和说话者是否参与事态,决定了句中行为作用的接受和恩惠的接受是否同时存在,及同时存在时其方向性是否一致.但无论何种情况,说话者都是恩惠的接受者.因此可以说「てくれる」的恩惠性不是拘泥于事态中的施动者、受动者,而是反映了说话者对事态的恩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