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维吾尔语中比喻的民族特点王艳玲,楼卫国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的民族特点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斯大林所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不同...  相似文献   

2.
瑶族服饰与其特定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服饰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其所体现的文化,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生活与历史变迁,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开放程度,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心理与地位,因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浅析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腰彝民族服饰的艺术创作中,花腰彝人通过对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诠释花腰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纺织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家族服饰。通过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内涵与文化象征三方面来研究土家族服饰,以期传承与开发土家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5.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作为民族特点的一种外在表现,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方文献作为祖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有其独特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已经成为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地区图书馆要更多体现本地区民族文献的特色,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自己馆藏的特色和优势,使民族地方文献发挥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势,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促进民族文化的保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归根到底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衣冠服饰不仅有御寒遮体及装饰的作用,而且也反映着古人的化和价值的观念。古代的中国,有“礼仪之邦”和“衣冠王国”的称誉,反映了衣冠与礼仪明的关系及礼俗明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衣冠服饰又与人们的等级身份及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联,成为等级身份与民族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云想衣裳     
在诸多的身体文化行业中,有必要把时装拎出来谈谈。如果夸张一点说,服饰可以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在生物界,只有人类是用其他材料来遮掩和包裹自己躯体的。同所有人工物品一样,服饰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是一个重要的符号系统。服饰也是一种“语言”,显示了不同时代、地区、民族、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的文化意义。在等级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其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乱穿,否则便坏了规矩,乱了纲常。比如中国的古代官服从其款式与色彩上一眼就可以看出官阶的高低。它与平民的服饰绝对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才…  相似文献   

11.
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基于文明的安全形态。由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规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因此,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和认知,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意识形态"为唯一内容的狭义的国家文化安全和衡量标准,而是一个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广泛涉及一个国家文明传承、国家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国家文化安全,因而是一个"基于国家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的文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双重历史任务"的战略发展新阶段,"复兴—崛起困境"构成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新范式。不直接以国家安全为目的的而涉及整个人类安全的"安全域"——既非传统、也非非传统安全——正在构成"第三种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选择与民族精神培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从语义学上看,民族精神本身就有文化选择的意蕴;从发生学上看,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长期的文化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文化的确立,对于导向、规范社会发展,铸冶民族精神有着巨大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培育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要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扬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族平等权益正是在民族的政治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对某一个具体民族来讲,争取民族平等,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过程就是该民族政治生活的过程。对杂居共存的多民族来讲,营造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的过程就是各个民族的政治生活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讲,民族平等问题实际上就是弱小民族的权利获得问题,此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民族的政治生活过程。在一个唤醒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提倡公平的社会,人们对民族干部的要求应该发生变化,应该趋于更具体化,更细化。我们应该养成把民族权利的实现程度与民族干部的能力提高联系起来考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是事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9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解决好民族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早期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民性与民族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混用,而与社会性、人性相区分。近代教育与国民性研究的缘起主要受到教育与国民性的传统联系、内忧外患的夹击以及他国的影响等因素的推动。早期文献主要是从本国单一比较、多国比较以及他者立场三种角度对中国国民性特征展开讨论,并提出用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具体措施。主要启示有:国民性是事实也是臆想;改造国民性不等于改造人性;教育对国民性改造作用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6.
谭明春 《培训与研究》2007,24(3):60-61,64
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着复杂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侧面的系列整体。它同一个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系统了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复杂性的表现,对正确分析和处理西部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问题,指导民族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生态创建的基础性工程,是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先决条件。按照有关要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必须有80%的县(市、区)创成国家生态县(市、区),而创建国家生态县(市、区)又必须有80%的乡镇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泰州市提出2016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宏伟目标,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为泰州市及其他地区的创建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国情研究与国情教育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国情涵义的界定及研究为国情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内容。国情教育也不是完全按照国情研究的成果进行教育,国情教育研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当国情教育内容与国情研究的客观实际不相符合时,国情教育就需要加以改进。国情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国情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人们对国情分析重要性、自觉性的认识,同时又可以使人们科学地认识国情。国情认识与国情教育的辩证关系,表明国情教育研究的开展必须依靠客观国情的考察,而客观国情的考察则更是要通过国情教育为民众所知。  相似文献   

19.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成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合格接班人。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邓小平精神是其精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是发扬爱国主义,培养奋斗开拓创新精神,拒腐防变,为创造先进文化,培养“四有新人”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是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它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有利于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民族和谐、地区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临潭万人拔河这一民俗活动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很好的折射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和谐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