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出国留学人员回流率低、缺乏有效竞争机制、软环境不良、重外来人才轻本地人才等,是造成高校高层次人才缺乏和人才绩效发挥不佳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应从把好招聘第一关,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积极推行继续教育优化人力资源,实现全员聘任制等方面入手。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绩效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在高校绩效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加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优化绩效管理系统,从而吸引、留住高校所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已成为现代高校发展壮大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有效实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对人才的经营开发。基层人民银行应对内设部门和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立机构精简、岗位设置合理、人员配置优化、职责明确、运作高效的工作机制。因此,应从配置、培训、激励等方面入手,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机制是当前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绩效考评是事后对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工作效率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素质作出判断。绩效考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为人员的配置、薪酬的分配、人才的培养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因此,绩效考评不仅对企业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估,同时也对员工的职责任务与工作结果进行考核,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评获得员工素质及潜在能力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目标的要求,提出在进行绩效管理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现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绩效管理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有利于企业通过人员绩效的改善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坚持"人才为先"的绩效考核原则,让绩效评价真正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功能,是企业、组织和部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有利于企业通过人员绩效的改善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坚持“人才为先”的绩效考核原则,让绩效评价真正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功能,是企业、组织和部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有机体必须不断地从环境吸取负熵,才可能生存发展下去。作为一个有机体,企业HRMS必须是充分开放的,HRM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息,要保持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适应性、人员补充日常性、员工培训终身性以及绩效考评科学性等。可以运用极大熵原理来解决我国企业HRM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优化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着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间竞争的核心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尤显重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措施有:讲清形势、树立信心、稳定大局;为适时调整企业战略提供支持、储备人才;优化整合企业流程,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加强员工激励与培训,提升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0.
在新医改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医院的主要战略资源,是竞争取胜的关键。但是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医院改革发展的瓶颈。通过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挥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健全的保障等措施才能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项羽是历史人物,也是艺术人物。项羽的悲剧既是历史必然的悲剧,也是性格悲剧。项羽忠于爱情、爱惜子弟、坦诚、直率、单纯、感恩、羞愧、自责等性格特点,既是他在尔虞我诈的战争中致命的弱点,也是他悲剧性格的原因。这些特点是项羽身上所传承的崇高道德,是文学作品传唱项羽经久不衰的美学原因。  相似文献   

12.
秦末时期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则受命北上救赵。关于刘邦西征和项羽北上救赵的行军路线,《史记》《汉书》记载简单分散,且颇有歧异。以往学术界或对此问题关注不够,或仅作了较为宏观而粗略的勾勒。通过仔细排比、辨析史料,对刘、项二人的行军路线作出更为细致的复原与分析,认为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北上救赵在抵达安阳之前.其行军路线与刘邦两次西征的行军路线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项羽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叱咤风云、勇武绝伦的英雄人物,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军主力,最终导致秦王朝覆亡,项羽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毫无疑问的定评。而其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可悲可叹。后人通过大量的诗词对其悲剧英雄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对项羽其人,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相似文献   

14.
冯其庸先生支持项羽“身死东城”而非“乌江自刎”一说,立论基础在对《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句的分析上,而强调“欲”字,项羽仅是“欲”东渡而未曾东渡。分析《史记》中“欲”字的用法可以看出其立论不成立,“欲”丝毫不影响后面的句子表达另外的或者正相反对的意思,或者说,欲字的含盖性极弱,覆盖面很小,它往往只能涉及紧跟之一词,如果是动词,则只能约束到一个词。它的力量仅仅如此而已。项羽身死之“东城”与自刎之“乌江”乃交互成文,实指一地。由此,项羽死于乌江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叙事照应方法缘于其继承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典籍的内容和叙事方法。他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运用人物对话的照应叙写重大事件,将人物对话照应与叙事相结合,三组人物对话照应形成了刘邦韬光养晦的策略,环环相扣的许诺人物对话照应导致了项羽“击破沛公军”失败;他运用类似事件的前后照应,塑造人物形象,如项羽、项伯、项梁等,从而使整个叙事文字前后衔接,故事完整,天衣无缝,并增强了人物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项羽本纪》关于项羽结局的两种书法——“乌江自刎”与“身死东城”,都是司马迁的实录,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二者完全统一而无丝毫矛盾,应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关帝信仰盛行不衰,关帝最终成为全民崇拜的神灵。"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亦不例外,其关帝信仰几乎与生俱始,而其与董小宛"到底不谐"的爱情经历最能体现其关帝信仰的虔诚。研究冒襄的关帝情结,或可窥探关帝信仰在整个明清士大夫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江西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文言小说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邹钟的《想当然耳》和李熙龄的《冰鉴斋见闻录》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部。邹钟,江西安福人,生于1833年,卒于1890年,其《想当然耳》影响到《夜雨秋灯录》、《斯陶说林》等文言小说集的创作。李熙龄,江西南城人,生于1791年,卒于1868年,其《冰鉴斋见闻录》文笔简洁,有《阅微》遗风。  相似文献   

19.
项羽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对后人具有异常强烈的震撼力量。两千多年来,人们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对项羽自刎乌江表达出了不同的内心感受,或扼腕叹息,或惜其早亡,或讽其力大智弱,有勇无谋,或讥其胸无大志,只想衣锦还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羽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的背景 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广东省设立100个“教师工作室”,选拔优秀教师成为“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出发,建立“三位一体”的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