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房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阐述该课程的学习现状、课程改革的内容、应用CDIO理念开展有效教学。该教学方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为目标,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进行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分析、运用和创新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心理学实验实践(双实)教学模式并不仅是简单地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验、实践两个教学模块,而是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针对心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技能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科学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出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其中,实验课程主要训练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实践课程主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朱明秀 《广西教育》2011,(15):104-106
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论述了Photoshop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以“项目为载体,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做中学”教学方式,加强实验及实训,在完成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飞机液压与燃油系统》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大工程观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形式,探索了由理论教学、案例分析、项目研究设计和能力评价组成的四项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为今后我院本科生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新的可行性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作的生命周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为背景,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探讨CDIO工程教育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分析CDIO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向,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Photoshop应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论述了Photoshop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以"项目为载体,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做中学"教学方式,加强实验及实训,在完成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两门课程的合并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学生为主,基于翻转课堂改革教学方法;以紧密联系实际和应用,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为手段改革实践教学;以注重过程和能力为核心改革课程的考试方式等手段,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IPHONE应用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特别强调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应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实施产学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主线重新构建课程、创新LSI项目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完善课程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通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着重培养学生项目实施和运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使用所学知识推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机械设计”是高等院校面向机类、近机类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根据本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本科学生的教学实践,并考虑“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了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教师培养与评价标准等教学改革方法与思路,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教改实践。“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专业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门课程,在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利用此专业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意理论体系的贯通融合,对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组织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作初步探讨。教学模式的设计创新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与创新精神、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与探索精神、高校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教改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高级选线技术》是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一门重要的学位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现有的以课堂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的基础上,进行《高级选线技术》课程案例化教学改革,期望通过设计案例完善现有教学方法,激发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下工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受到“新工科”、大类招生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内外驱动力的极大作用和影响,亟待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重新构建。该文针对工科改革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和工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当前发展动态,基于对原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提出了“新工科”专业实践体系改革设计的四大模块,需以“引导、拓展、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为阶段课程核心,平衡好扩展和进阶的关系,全面提升工科专业人才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期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工程训练中心"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工程训练中心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大工程背景,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有着其他实验室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果,对工程训练中心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进一步加强资源的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及开放机制。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训练有机融合,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及PDS(PLAY,DESIGN and STUDY)创客空间等"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使工程训练课程从单一技能训练建设成为"一教三创"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产业巨大转型、升级,传统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已无法应对时代变革。将MOOC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与现行计算机课程知识层次结构融合,构建了应用型本科工程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并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综合性实践教学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的思路,以适应当前国家工业2025和“互联网+”发展战略对工程类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的紧迫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通过对传统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在实习基地选择与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大胆的改革探索,建立项目化实习、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教师引导与督查以及创造和谐的教育实习环境等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阶段性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具有质量高、效果好等优点,对促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符合当前国家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模具制造工艺学》要求学生了解模具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工艺知识,掌握典型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工艺装备,初步具有独立安排模具加工工艺方案的能力。该课程改革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的工科高等教育发展要强化工程教育、强调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鸡肋化”的弊病。文章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专业实验课“鸡肋化”的危害,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认为通过教学内容“工程化”、教学模式“舞台化”、实验室管理“开放化”和实验考核“科学化”,可走出专业实验教学“鸡肋化”窘境,推动专业实验教学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在首批和第二批进入该计划的高校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7所。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切入点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存在着不少薄弱点以及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需要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面向工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前提、依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型师资队伍、面向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加强与国外同类院校合作与交流等,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