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精神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出发,可以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多重解读: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文化传统,即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或一种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体现为民族精神,进一步具体为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由沂蒙红嫂引伸出来的“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的象征性标志之一。从内在脉络上说,“红嫂精神”的生成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主体精神它呈现出一种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渐进的规律。“红嫂精神”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女性文化特征。这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格是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的。  相似文献   

3.
亭子间文化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带有边缘性、激进性和波希米亚气质的青年亚文化.鲁迅认同左翼青年的基本文化精神而成为亭子间文化人的"浪子之王",却又因其"权威"地位而不能摆脱被"浪子"们反抗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政治风云与人文学科成就的宏观扫描,探讨了二十世纪的文化精神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在竞争中交融,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在碰撞中融合,怀疑和批判精神与建设的热情在起伏中交织,生命意志与文化关怀在求索中趋同.由此倡导建立"二十世纪学",以进一步总结二十世纪的文化遗产.文章还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得失作出了评说.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神话中所体现的强烈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不仅在希腊早期人类原始思维中初显端倪,而且在古希腊人的民族智慧、民族性格与文化精神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是古希腊神话永恒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庆油田电力集团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逐渐形成了"三源"文化(打造动力之源,共建百年油田;打造光明之源.照亮油化之都;打造温暖之源,情系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戏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译介模式的支持.只有使外宣的译介模式达到各方面的标准要求,才能提升外宣效果,使傩文化推广到更广阔的空间.培养高素质外宣翻译人才、拓展对外传播渠道、打造贵州地戏文化品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实现贵州地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护传承与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韦伯强调主体的精神文化气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着现实的启发意义。马克思唯物史观注重人的历史作用和人的进步 ,必然强调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历史进步的作用。新时期里具备相应精神文化气质的历史主体 ,才能承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怀天下,求真知"作为一种办学理念,既是河北师范大学百年办学的精神积淀,引领着河北师大人的百年追求,彰显了几代师大人的求真风范;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哲理,揭示出大学的使命担当与文化诉求,成为大学前进的精神导航.  相似文献   

11.
前期儒家可区分为“原儒”、“汉儒”两个阶段。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儒将史前、史初时期的原始自律精神扩展至与人以及人的活动相关的各个领域,主张由“人”向宗教和宗法之“天”的皈依,于是在确定主体性的同时便消解了主体性;其大力提倡的“自律”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转向为“律人”或日“它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更强调“以天为律”、“天主人从”;由此,不仅巩固了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既有倾向,而且促成了儒学和神学的进一步结合。作为其直接的结果,是神学的儒学化和儒学的神学化。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进一步颠覆了中国文化深层意识结构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消解了原始宗教和原儒文化中原本就已经很脆弱的人本意识和主体精神,使中国文化它律性的自律传统进一步得到肯定乃至强化;而起源于原始宗教、滥觞于原儒文化中的自律精神,自此亦成为封建社会中长期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主体精神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汉字看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国民性格、文化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和"文化根植于我国农业文明的土壤,肇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卜禾.中庸之道是实现"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南京作家群"是一个历时的、开放的文学史概念,指的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曾经或一直在南京生活的一大批作家.南京地域文化空间是命名的基本载体,文学精神与实践的趋近是命名的现实依据,作家及其文本气质和精神的切近是命名的精神渊源.当代"南京作家群"是南京地域文化的鲜明表征,这一命名将丰厚南京地域文化内涵.当代"南京作家群"的精神内涵是文学精神的高扬,命名会深化当下文学创作,推动文学研究和批评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鲁迅"执着现在"现实主义精神三个主要表现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批判精神;根抵在人,关注个性的人道主义思想;消解终极,重视过程的主体反思态度.以鲁迅的现实主义精神来观照和审视,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应回归本原,培植根基,立足实践,以寻求自立、自强、自新.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清明的源起、传承、流变以及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社会习惯、民俗风情;清明习俗的保存方式;人们对清明的关注程度、认知状态;清明习俗对生命的关注、死生的超越以及慎终追远的民族内聚力对清明文化所蕴藏的人文教化功能进行探析,从现代元素对清明文化精神主体意识的彰显、对生命价值的超越;从道德教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等不同视角,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如何保有清明文化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铸民族精神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精神生态"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生态"作为一个学术用语,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余年,但国内学界对其并未形成一致的理解,使用上显得较为紊乱,更缺少系统的阐发."精神生态"一语的发生、发展历程和使用现状表明,"精神生态"关注人类精神领域的健康洁净,关注作为精神性主体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学艺术是精神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精神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一种廉洁品质,廉洁品质则是"工匠精神"的基石.通过对湖湘工匠精神中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敢为人先等要素的分析,对湖湘工匠精神与廉洁文化内涵进行了耦合性求证.最后得出打造独具湖南特色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即从传承湖湘文化、融入红色资源、服务三高四新等三个切入点着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价值系统的精华.作为未来事业主体的大学生,禀承并实践何种文化精神,将决定我们民族、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与前进程度.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文化精神应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思想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该文从创造多种条件.使人们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全社会倡导人与人之间以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为要素的人际理关系,注重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