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傅军 《文教资料》2011,(34):17-18
海派作家施蛰存在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一直擅长抒写女性心理体验和妇女命运。他的小说文本明显蕴含和突出时代都市女性的主体意识和形象.关注和表现理想女性与现实女性、传统道德与都市文化的碰撞、消解和平衡。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和人物的解析,从作家创作态度、视点。手法比较分析其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作家创作素养和背景局限分析这种意识成因与特质。  相似文献   

2.
一、强调写作主体的研究,重视写作兴趣的激发1998年以来,研究者分别从写作主体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中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认为,写作并不仅仅是"写"的问题,它更多的是学生"有没有米"和"怎样去生产米"的问题。为此,写作主体必须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强调写作主体的研究,重视写作兴趣的激发1998年以来,研究者分别从写作主体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中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认为,写作并不仅仅是"写"的问题,它更多的是学生"有没有米"和"怎样去生产米"的问题。为此,写作主体必须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处于概念的混乱期,对技术复杂性的理解也存在不同,迫切呼唤对人工智能素养进行系统化审视。对此,文章针对人工智能素养与其他技术相关素养存在什么关系、不同主体的人工智能素养内涵是什么、如何开展人工智能素养理论研究指导下的行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来说,文章从纵向上梳理了技术相关素养的演进过程,将其划分为信息素养或数字素养阶段、类人工智能素养阶段、人工智能素养阶段、新一轮数字素养阶段;同时,从横向上辨识了不同主体的人工智能素养,主要涉及公众、学生、员工三类主体。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素养发展、素养体系、素养转变三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素养理论研究的行动启示,以期为人工智能素养相关的理论良性发展和实践稳妥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鲁枢元曾在他的《创作心理研究》中对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作过独特而详细的研究,他指出作家的艺术心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组成:一是作家本人的经验;二是作家本人的动机需求;三是作家的政治信仰;四是作家的人格、情绪及文化素养。鲁枢元的分析大致说来是对的。不过,这里我想进一步说明的是,对以上各要素的分析只有在静态描述的理论中才成立,而在具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三大国际组织遴选并确立了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七大核心素养作为各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依据;经合组织通过PISA测试成功地将"核心素养"变成全球教育话题,致力于通过PISA测试推动各国教育改革;欧盟赋予成员国较大的自主权,帮助各国建构并落实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这三大国际组织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具有全球教育治理的共同特征:从治理理念来看,全球教育治理以人类普世价值为基本目标;从治理主体来看,需要建构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助关系;从治理过程来看,需要建立动态向心的治理体系;从治理手段来看,应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制定"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14):57-58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虽不断更新,但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仍存在着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教学素养欠缺等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能力。核心素养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特定情境、复杂问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体和评价。核心素养生成的机制是发现复杂需要、规划设计、活动、反思再实践。核心素养培养还需要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关系问题,课程编制、教师以及实践活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文试图从创作主体论角度来分析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仁爱院》普列姆这个人物的观念性和“仁爱院”的乌托邦色彩,指出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作家以社会主体、政治主体或其它主体角色代替了艺术主体;认为只有在艺术主体的自由状态,才能完全把握住形象、情节等其他文学因素的艺术逻辑,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的作品,论文提出了作家主体应包括主体感觉和角色意识这一看法,可视为是对作家创作心理结构一种新的触及.  相似文献   

11.
从创作学角度提出一个新概念“创作介体”,这是以往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中所忽略的,却是中国文艺的一大特色,并对文艺创作和研究产生着深刻影响。以近年重庆文艺创作实践与经验为例,来论证“创作介体”对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创作载体、创作受体四个方面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童年经验对梅洁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梅洁在文学创作的动因、艺术题材的选择及创作个性的建构等方面都受到童年经验潜在的规范和制约。梅洁的文学创作和她童年经验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相似的故事和人物,其审美意义差异极大,这就是文化限定的结果,已方许多文学现象所证实。文化限定一方面养育了文学创作,同时又限定了作家探索的脚步;一方面作为文学创作的参照系和依傍.另一方面又成为创造力的束缚。这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导致文学创作与文化限定不可避免的二律背反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时空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时空观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深刻揭示出作为艺术重要载体的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与本质诉求,对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制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表现尤为突出.笔者将当代文学发展的两个时期称之为"毛泽东时代"和"后毛泽东时代",从文学制度角度,分析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当代社会出现了崇尚青年的现象.在文学领域,青年创作也渐成中心.从上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创作一直是文学的中心话语,而80后现象将此推向了极端.对此,要有科学而实事求是的研究,否则,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来说,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苏童以其独特而具有创造性的写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不同时段注入活力,这也使他的创作具有了当代文学史的意义。论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阐释背景,描述了苏童的写作历程,并对其作品进行了美学与主题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是美国和英国争相拥有的名士。他兼诗人、评论家、戏剧家于一身。在美国,艾略特的论著比他的诗歌的影响更为深远。他提出了“非个人化”与“客观对应物”等新的诗歌创作原则,对现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英美新批评派及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发展、繁荣。文章从四个阶段来探究艾略特文艺批评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了中国古代女性学创作简况,指出中国古代女性学创作存原着二度模仿现象和其创作过程显示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其忧患意识的启示召引下,后来的中国近代现女性作家以创作的成绩拓破了男性主义的封闭圈子,实现了学生态4场中男女发生态的初步平衡。  相似文献   

20.
综观司马相如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其赋作还是散文创作,都呈现出恢弘飞扬和细腻婉曲同时兼具的双重风格,表现出整体与细节充分结合的完美统一.本文旨在对司马相如文学创作的这两重风格及其生成要素给予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