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教师专业是技能性与适应性相融的专业,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合作(简称U—S合作)。大学作为教师培养的"母机",具有主动参与U—S合作的激励,但在U—S合作过程中,大学的结构惯性、评价机制以及组织边界等制约着教师教育U—S合作,使其陷入合作困境。鉴于此,大学需要回归"育人"主旨,消减其参与U—S合作的取向性障碍;完善其评价机制,鼓励大学教师参与U—S合作;重建以现代大学专业学院为组织机构的教师教育学院体系,规范教师教育组织边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ol)。它是由中小学与大学合作,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使教师教育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性的关系。主要通过对美国较为成功的一所专业发展学校——Akron-Barbertong公立学校合作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了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特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由大学教育学院与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合作,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是经过重新设计和调整,具有多重功能的合作伙伴关系。其组织特性主要体现了系统化、人性化、组员化三大特性。PDS是大学和中小学获得"双赢"的一种成功的合作形式,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师范院校应与中小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联系起来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必须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对话"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和终身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施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的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师培养形式。它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在原有中小学基础上,与大学合作而形成的学校的新功能,使得教师教学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性的关系。PDS学校的指导原则是: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的社区和团体;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在学校中,所有的人(成人和儿童)都是学习者;让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下面我谈谈中小学校如何实施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一、形成阶段:大学与中小学开始意识到双方需要相应合作,有关的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和中小学共同合作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从事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汕头职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借鉴该模式,开展了"学前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平台"省级教改项目的研究,并提出了实施基于建立PDS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方面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巾小学的合作建设,是在合作研究的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突出中小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师教育方面的革新举措。它以中小学校为实践基地,通过与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该模式对推动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亦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民族地区农村难以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和"教师发展学校",但可以通过县级教研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合作中,各责任主体应担当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学校通过规章与制度建设创建学习型学校,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探寻联系校的运作模式,以加强学校的功能;教研机构及其教研员的责任是拓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和与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作用;教师责任就是形成对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立足校本的主体性发展,生成实践知识与智慧。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仅是供大学教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或示范学校,还是培养新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校和供有经验的教育专业人员继续发展的学校。这种合作、共生、互利、互助、平等的关系,使得师范类院校多了一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而中小学教师则可以更加直接地接受高校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培训,缩短他们进行继续教育的进程和接受高校专业培训的距离。在皖北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原学校建制内,大学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学校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努力赋权教师,强化人性的因素,关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植根于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中心。制度建设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必要保证,也是教师发展学校不同于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具体实践可归纳为与理论、与实践、与原有经验以及合作评估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是影响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美英两国率先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实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培养模式,即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和英国的“伙伴学校”。本文在简要介绍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以期为我国目前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创建既是应对教育实践问题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小学之间的联合本质上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是教授与中小学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培养实习教师的良好平台。面对共同的教育实践问题,专业发展学校有助于促进中小学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改进教育专业的整个教育活动效果,可为我国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走向良性互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镶嵌在学校教育实践的脉络之中。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冲突难以逾越;组织机构正规化程度不够、冲突难以协调;资金、时间等资源问题难以保障;教师负担过重。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在于:寻求合作伙伴,实现互惠双赢;按自愿原则挑选参与合作人员,扩大合作范围;签署合作协议,规定双方义务;强化行政干预,建立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寻求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4.
邓虹婵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114-116
专业发展学校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专业发展学校强调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大学与中小学进行合作,共同承担教师教育。美国专业发展学校在实践过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多方合作办学的教师教育机构,师生的参与决策、相互沟通、教师领导和新颖的小组工作方式保证了学校的有效运转,改善了教师职前培训质量,促进了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改造与提升现有师范学校的学科与知识结构,促进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密切合作;实施不同阶段的教师教育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教学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标准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是由大学教育学院与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合作,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正逐渐成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2001年11月16日,全美师范资格审查委员会发布了美国第一个《专业发展学校标准》,为PDS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办学思想和原则性的指标体系及分级评估标准。本文对这一标准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和目标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目前流行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办学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实践性是专业发展学校的主要导向,在此着重从中小学职前教师、在职教师、大学教师三个角度来分析,并且总结了在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就,以期能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院校协作是指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协作关系:大学院校通过组建学科研究团队,设立培训试验研究基地,规范合作机制,以课堂学习研究为载体开展教研。该协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教师教育学者的素质,并优化教师培训“效能”。  相似文献   

19.
教师发展学校是借鉴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构建的,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建设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学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对于创造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新型教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catalysts and contexts leading to a restructuring of the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t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in Bathurst. The Dean of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the Head of the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had been involved in discussions over a number of years about the unsatisfactory nature of the ‘Dip Ed’ (see Eltis, Meyenn and Parker, 1993). The dissatisfaction was exacerbated by surveys of, and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and by the publication in early 1994 of Shaping the Future (Wiltshire Report). There was, too,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s developments in teacher education, particularly those that reflected a determination to ensure schools, practising teachers and universities were working in partnerships to design, implement and evaluate more relevant programs. And just as significantly, there was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one of the local secondary schools, Bathurst High School, which heralded the possibilities of a purposeful educational partner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