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正确把握新课程的"新"特点,是教师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发展新课程的起点,是新课程实施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的组织、管理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也由某一学校向其他学校进行地域性流动,随之而来的是一定规模的学校与教师的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焦点当是摆正学校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关系.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与学生的学习最密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从学校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关系角度,分析学校改革中课程与教学应采取的实施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程实施水平是"关注为本采纳模式"中从行为维度测量与促进教育变革中教师课程实施行为的工具。通过使用这一工具测量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并根据课程实施水平量表的层级水平评定教师行为,可以呈现我国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与专业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4.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人物,教师能否适应这次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角色,是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重视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支持保障系统,以增强教师实际实施课程的动机和能力,吸引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实践,对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人物,教师能否适应这次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教师的角度谈新课程改革的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上所面临的挑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和复杂性,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身份、变化和相互适应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试验区,高中新课程实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国家或地方的课程标准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处理。课程实施应采用调试取向,在策略上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知识的性质,采取多样化的实施策略;在制度上改革教师的抗拒心态,实现教师的内在改变;构建学校改革气氛;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加强课程领导职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课程实施的瓶颈,所以,每一位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学习,引导教师走上“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专业化成长道路,提高整体素质,对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改革意义的探讨、对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质疑、对完善课程改革政策的研究,以及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倍加关注,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期待,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基础教育的深层次思索。笔者以思想品德新课程为例,从教师和研究者的角度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是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在教师眼中,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对问题回答本身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改革与抗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美国"基于关心的变革采纳模式(CBAM)"的研究理论以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实施现状,可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大致分为机械实施、常规化、精致加工、整合、创新五个层次,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夹杂着改革与抗拒成分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中庸主义"三种倾向.新课程改革必须关注教师的态度与态势,才能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同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需要将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在组织、制度、课堂、评价、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和重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等有机融为一体,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何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如何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以实现有效的课程实施等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也是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透视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与误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的选择。课程改革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教师对课程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对课程的增减、加工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教师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个性特点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课程实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具体的课堂中来,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如何把既定的课程转化为在课堂上运作的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课程改革的成败问题。因此,本文倡导教师对课程进行重建,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实施要求 (一)高中课改的课程实施工作要求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设计有许多鲜明的特色,尤其是课程结构中的"领域"、"模块"的设置。众所周知,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加大了课程"选择性"的力度,其具体表现在选修课、模块的设计上。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16.
李德勇 《教育探索》2007,13(6):80-8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新课程实施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犹疑观望、惰性及焦虑等消极心理阻碍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张建刚 《考试周刊》2011,(89):211-212
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纲领性文件,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施过程,重点是对学法的探讨,教师处在“学者”的地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其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而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课程实施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环节,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就没有有效的课程改革。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实验区的5所中学、6所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课堂听课、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发现实验区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策略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平等、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者。但是,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新课程实施的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和深入实施阶段,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各课改实验区及新课程实施的学校围绕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尝试,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不少非课改的学校、教师也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广大教师走进新课程时.会逐渐接受一种新的课程观念,课程改革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不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与实施新课程,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方法,创造性地将新的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是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