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重要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要求;受教主体与施教主体的构成及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受教主体与施教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施教模式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以注入式灌输构成其实践背景。主体性施教的困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和完整灌输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转向提出了理论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谓主体因素是指施教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受教对象——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人的因素。在施教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在受教对象中学生是主体,两者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中的主体因素。在实际的专科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双方都由于自身的局限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在转向本科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从这两个方面的主体因素入手,探寻一条顺利转向本科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互动的重要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积极情感互动,在主体的人际关系、认知活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只有满足受教主体的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提升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情感互动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学生群体特点的不断丰富和变化,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方、施教方的主体特征,从制度、目标、方法和环境四种模式阐述模式创新的几条路径,即契约管理模式、全面素质模式、咨询发展模式和社会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探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规律,能够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根本遵循。高校辅导员应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施加影响到产生效果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代表着国家意志的实践主体。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特定内涵.指出了实践主体的主体性是多元并存的主体性发挥作用,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管理人员组成。认为激发主体意识、提升主体素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很高,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网络平台建设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重要,直接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从主体角度分析:一方面要请教育者"在场",更好地发挥好网络的优势,展现特殊的情境,实现高校教育者各方面联动协调形成合力的格局;另一方面,要视青年大学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主体性激发状态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因此,从主体性要求来看待网络平台建设,则需要遵从贴近生活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原则、沟通交流原则、寓教于乐原则、多样结合原则、合作共赢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可以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架构。  相似文献   

10.
以“红色助手”制度为载体创新高校学生党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红色助手”制度界定了受教主体和施教主体的职责,构建了外部规范机制和内部自生机制,是高校依托班级建设创新学生党建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教者主体地位的缺失使人文关怀失去了施教的根基,受教者自我需要的缺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回应机制,受教者亲临接触缺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场景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必然,是大学教育更加开放与多元的要求.为此,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要注意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于上世纪初兴起,并受到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是一种全面、真实、平等、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赋予受教者以主体地位,其表现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和共同提  相似文献   

13.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受传统教育理念、传统教育关系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和主体作用发挥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应通过转变观念、改善关系、创新模式和优化环境等措施,发挥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社会实践是学生的主体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当代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以注入式灌输构成其实践背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基础,完整灌输论也要求注重交流与沟通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从主体间性的视域出发,在改变施教者和受教者关系的基础上,实践多方平台上的"对话",是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这里的"对话"不是简单言语上的你来我往,而是两个主体间完整的精神世界的碰撞和改变。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无论从哲学的维度还是现实的维度都具有一定必然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不仅能够克服单一主体性的缺陷,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模式、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世界以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休闲范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聂莹 《长治学院学报》2011,28(4):110-113
作为教育主体观的新范式,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飞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嬗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立论,超越了其对主体和主体间关系的理解,实现了由"占有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的转变,实现了由"我-它"世界向"我-你"世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教育导刊》2011,(1):13-16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突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其内容层面看,涵盖着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主体,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从始至终一直存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者和说服教育对象的双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