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作为近年来的热门社交网络平台,其用户行为、兴趣模型及个性化推荐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针对微博社交网络的弱关系特点,结合用户实时交互信息与用户基本信息,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用户基本信息与用户交互信息的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而在UserCF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博交互信息的推荐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微博平台的弱连接关系特点,能有效针对微博类社交网络进行用户推荐。通过实际社交数据集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执行效率与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社交网络中进行意见领袖的挖掘对信息传播与演化的深度分析、舆情监控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情感分析,挖掘在专业知识领域受到大众支持的正面意见领袖是本项目研究重点。实验对比发现,Leader-Page Rank算法能够结合社交网络的用户交互,更有效客观地识别在专业领域中的正面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意见领袖在网络信息传播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当前有关意见领袖的研究方法忽略了网络用户行为与情感倾向之间的关联性,或者只是将回复次数当作用户节点权重而进行简单累加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情感倾向的意见领袖发现算法以提高意见领袖识别的精准度。不仅综合考虑了回复者对发帖者情感倾向,还将回复文本中大量存在的匿名回帖纳入计算,得到实名、匿名相融合的用户领袖值。以某论坛数据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社会化媒体与自媒体“人人时代”强势崛起、网络海量信息过载、用户生产内容多样化、网络“巴尔干化”盛行背景下,对社交网络内容生产中的意见领袖是否趋于相似化乃至“标准化”的问题,学界缺乏足够理论关注和系统实证。结合新浪微博样本,本文使用潜在语义分析和用户相似度计算、统计检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社交网络意见领袖“标准化”现象与路径。新浪微博用户随着意见领袖程度提高、粉丝规模增大,表现出去独特性的“全局标准化”,以及与之关联的“趋顶标准化”和“邻域标准化”演变。这几种“标准化”不是相互独立或冲突的,而是有着内在作用结构、同步性过程。高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用户并非彼此分化,而是加强着社交网络共同体的内容封闭性,显现出在“个体信息茧房”之外存在尚深思不足的“社会信息茧房”风险,在社交网络多样化、高可达度的公共领域中潜藏着走向趋同的异化逻辑。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构造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以用户之间互动情况来定义用户间的信任值,以新浪微博为例研究了用户间的关系特征和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应雨辰  纪浩  梦非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163-167
意见领袖在社交网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准确识别和有效利用潜在的意见领袖对于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辅助政府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心性、影响力、活跃度出发,构建了网络意见领袖识别模型,提出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测算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章莹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网络意见领袖。通过观察法发现,粉丝数量是形成意见领袖的基础,原创帖和回复帖数量是巩固意见领袖地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介绍OAuth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流程,以新浪微博为例阐述用户和用户关系的数据抓取方法;讨论一种能够有效地表示社交网络中用户关系的数据结构,介绍用户关系识别的方法;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并展望在后期研究工作中,如何通过对用户关系的分析更有效地发现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期间,涌现出了众多的抗疫意见领袖。通过对意见领袖话题传播和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网络舆情治理和疫情防控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采用N-Gram语言模型和Shingling相似度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话题检测,再通过Neo4j图数据库存储与检索意见领袖、话题、事件等多维实体特征,构建以意见领袖为核心的话题图谱。实验结果表明,话题准确率达82.3%,召回率达81.6%,与传统Single-Pass聚类相似度算法相比均有所提高。通过对图谱分析,能够简单直观地展示出不同实体间多维舆情关系。同时,可以提高检索速度和分析效率,符合舆情传播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垃圾信息的传播行为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垃圾行为不仅威胁到社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社交网络中的垃圾行为,提出了一种计算关系强度的模型及基于关系强度的非信任分数的传播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社交网络的垃圾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时代,两级传播论仍然有效,意见领袖在信息的传播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意见领袖的思想活跃、看法有见地、社会地位高以及知识储备丰富等特点相比,微博意见领袖利用微博的平台具有了一些新的发言权特征,这些特征使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扩大化、复杂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意见领袖的某些价值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可扩大微博意见领袖的话语权,二者可相互配合,但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推动微博舆情事件演化是众多意见领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识别意见领袖群对于舆情事件的监管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微博舆情话题下的意见领袖群识别模型,综合考虑用户属性特征、交互特征和网络结构,设计微博舆情下用户影响力评估算法MUR,并结合K-means算法形成MUK-means算法,实现对意见领袖群的识别。以新浪微博数据进行实验,MUK-means算法的聚类时间(14s)远远少于传统K-means算法(32s),而且基于MUK-means算法得到的意见领袖群的用户覆盖率高达86.3%。实验结果表明,MUK-means算法改进了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不确定的缺点,不仅提高了聚类效率,而且实现了对意见领袖群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2.
网络大V以其公众人物的身份在网络舆论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作为意见领袖,大V要以身作则,不传谣造谣;同时应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认清信息背后的利益链条以及转发带来的后果,谨慎转发信息;对正能量的信息要积极引导,使正能量的传播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关系革命"背景下,网络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正由传统的自媒体开始逐渐向着社交媒体的方向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传播环境下,微博是社交平台的提供者、社交内容的引领者、社交方式的创新者,被用户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动机。微博社交功能被挖掘的同时,也有着不少社交隐患,需提高警惕,并合理地予以规避。  相似文献   

14.
刘会 《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39-141
微博已成为"正能量"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它的传播优势体现为:网络中"微关系"能凝聚成大力量;快捷的交互性能及时主推"正能量"的传播;"意见领袖"有效引领"正能量"的传播。然而,微博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网络谣言充斥其中;部分集体网络"发声"困难。这种情况下,加强微博"正能量"的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微博意见领袖以其多元化的身份、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传播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给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做好对微博意见领袖的有效监管和科学引导,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并施之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是提高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效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微博在高校大学生当中不断普及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提供新平台。微博意见领袖有很强的传播、引导和影响舆论的能力,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为提升专业发展质量,幼儿园教师正在寻求一种打破时空界限的专业学习途径。基于社交网络的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它包括成员、信息、技术和规则四部分,成员之间通过交互实现学习,其交互行为呈现内容情境性、方式以群聊为主、意见领袖信任度最高、交互过程多为寻径和意会等特征。据此,建构优质的基于社交网络的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应该完善规范管理,正向引导发展;专业人员建群,意见领袖引领;依据情境问题,聚合信息节点;强化技术支撑,保障连接畅通;线上线下结合,优化交互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化媒体数据研究信息的传播及预测,是当前网络舆情分析的一大热点。以Twitter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影响信息转发的因素为研究目的,设计算法分析活跃邻居节点数对转发行为的影响,提出3种活跃邻居节点结构并验证三者对转发行为的影响程度,运用重启动的随机游走算法研究回复与提及关系对转发行为的影响。在Twitter数据集上实现了该算法,证明了活跃邻居节点数、活跃邻居节点结构、回复与提及关系对转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姜靓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28-2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微博的兴起,在线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影响力很大的用户,即舆论领袖,其在舆论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在线社交网络上的舆论领袖识别是研究的热点,多种相关理论和方法已被提出,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使用节点的度数、紧密度和介数等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虽简单,但是由于缺乏对节点内部属性的利用分析,导致识别的准确率不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影响力计算模型方法,该方法能够考虑到节点的内部属性,比如节点的内容和内在联系,解决了准确率低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以复杂网络为视角,将信息圈层化操作化为用户信息共同关注网络,通过日志法收集用户信息接触数据,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分析圈层化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用户信息共同关注网络密度较低,呈现圈层化趋势。用户属性(包括人口特征、媒介使用偏好)、既有社交关系和信息关注网络的自组织结构影响信息圈层化,其中网络自组织结构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要素,节点的点度中心性、聚集系数正向影响信息圈层化,但中介中心性负向影响信息圈层化。用户社交关系数量、社交关系强度的影响因信息关注网络中的自组织结构而弱化,进而并不影响信息圈层化,线上社交媒体使用不会促进信息圈层化。此外,算法推荐平台使用偏好、算法政治信息偏好不会导致信息圈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