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人类婚姻史》中,韦斯特马克对人类缔结婚姻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他指出,这些婚姻形式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因而其实质是“实利婚姻”,而不是爱情婚姻。从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内婚制、抢夺婚和转房婚等形式来看,“实利婚姻”的性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独龙族的婚制及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独龙族婚姻形态具有6种:一夫一妻制、对偶婚、妻姊妹婚、家族内婚、非等辈婚、转房制以及家长多妻,并且6种形态并存,以妻姊妹婚为主。这对人类各种婚姻形态及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两性之间在性和生活的一些其它方面,具有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一种社会关系。它随着权利与义务的形成和发展,而在两性关系中发展起来。规范相互权利与义务的范围与程度,经历了群婚、一妻多夫、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和野合婚、走访婚、对偶婚两个方面的演变。各种婚姻形式在这两条互相垂直的发展方向中处于不同座标,呈现出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形成不同的婚姻形式。群婚和野合婚是最原始的婚姻形式,作为人类婚姻关系发展的起点,通常二者处于对应状态。但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民族中,一方面发展为群婚、一妻多夫、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另一方面则分别表现为野合婚、走访婚、对偶婚。也就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形式,是指人们为达到成婚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人类在杂婚、血缘婚时期谈不上什么婚姻形式,男女之间只是依照自然法则或辈份关系相互交配。氏族外婚制产生以后,由于必须在氏族外求妻择夫,男女婚配关系开始明确,此后便相继出现了各种婚姻形式。在我国古代,首先出现的是掠夺婚。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1994年第4期发表了张涛先生的《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一文,探讨了掠夺婚(劫夺婚)、买卖婚(聘娶婚)、服役婚、收继婚(逆缘婚)、招养婚(招赘婚)、童养婚、冥婚(嫁殇婚、娶殇婚、鬼婚)、典妻婚等八种婚姻形式.由于聘娶婚是中国古代婚姻的主干,属正统的婚姻形式,本文试作补充,并对中国古代另外的八种婚姻形式(媵妾婚、献婚、选婚、罚婚、赐婚、指婚、表亲婚、交换婚)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婚姻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历来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社会中.婚姻并不仅是婚姻双方个体之间的事情,它还关系着族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变迁,同时也影响着各种习俗的传承。陕北婚姻习俗中的各种禁忌,如:择婚禁忌、议婚禁忌、嫁娶禁忌以及婚后禁忌等都有历史延续性、多元性特点;同时也反映着陕北人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对喜庆婚礼气氛的点缀,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意义。对于了解陕北人的观念习俗、精神世界都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在传统婚制存在且占主流的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异于传统婚制的婚姻现象。其主体是同姓媵制,同姓不婚制和有丧不婚制;但随着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及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出现了许多与传统婚制相悖的婚姻现象:异姓媵、同姓婚、有丧可婚、贞操观念淡薄但已出现萌芽。  相似文献   

8.
清水江流域苗族聚居地受地域空间文化影响,传统婚姻模式多为村内婚、邻近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出打工潮流的进入,越来越多的青年打破原有婚姻模式。由于婚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通婚圈逐渐扩大至省外婚,婚姻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当地苗族的婚俗变迁。  相似文献   

9.
论彝族旧婚姻伦理以及对青年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凉山彝族地区等级内婚、民族内婚、家支外婚和买卖婚姻等民主改革前旧有婚姻伦理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与教育下,虽进行了婚姻改革,但等级观念、婚姻伦理观念不同程度影响着青年教育,早婚多育现象时有发生,女童接受教育机会少  相似文献   

10.
东晋南朝士族盛行门第婚姻,国婚是此时门阀士族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婚在东晋南朝的流变则充分说明了门第等级婚姻及身份内婚制的灭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走深入民间的创作路线,因而作品染上了神神道道的色彩。然而,自《废都》始,就逐渐回归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近作《秦腔》更是作了大踏步的后退,更加关注当下的中国农村现实;而《离兴》则过于粘着现实而失败。贾平凹已形成以神秘主义为表,以现实主义为里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大都属于“进入型”小说。从他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可以看到贾平凹对城乡文化的持久关注和对人生漂泊本性的深刻揭示。这是他作品的深刻之处,也是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以《丑石》和《一只贝》两个文学文本为中心,全面考察了贾平凹的自卑心理及其超越行为。作为两个具有延续性的文本,《丑石》和《一只贝》展示了贾平凹克服源于身体和身份的两种自卑情结,最终走向成功与成熟的艰难历程;"丑石"情结"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心理,贯穿于贾平凹文学创作生命成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由精神是贾平凹散艺术魅力的根源,表现为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对社会历史的反思,对双重化身份的超越是贾平凹散自由精神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郎晓梅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4):18-20,28
超越性是贾平凹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而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其文学真实性的追求中。贾平凹以这样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腾意象的真实。本文试从贾平凹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的重新理解和再认识来看其创作思想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所谓的“大美”在其创作中,一方面来自于作品中的历史感,以及由意象世界构建出的粗犷苍茫;另一方面更在于作品中对于人性的把握,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它使贾平凹的作品具有了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高兴>是当代实力派作家贾平凹2007年出版的有关农民工生活的长篇新作.与优秀文学作品相比,<高兴>体现出对"反文明"话语的依附;对"世俗现实"的非个体化关照;走不出的自在写作等三方面的类型化的艺术特征.这三方面的艺术特征既成就了<高兴>个性化的内容书写,同时也阻止了它向经典作品靠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月”意象,是他追求、探索的美学象征,也是他主体精神的象征。“月”意象给我们展示出了一种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使其散文呈现出浓郁的禅宗韵味。  相似文献   

19.
30年的创作生涯使贾平凹形成独特完善的文学民族观,对此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历经蒙昧期、觉醒期、发展期、成熟期的形成过程,二是包含了试验性、叛逆性、开放性、科学性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小说的商州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州是贾平凹成功之根基,文学之源泉。贾平凹以商州这块地方来体验、研究、分析、解剖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生活变革。他以超常的认知和感应思维,同商州的山势水形、社会风尚进行着强烈的心物交感,描述出一幅幅颇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