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点燃思维之火:开放教育,长尾理论和学习2.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需求和服务供给的矛盾为基于新技术的学习模式提供了空间.基于实践社区支持,强调参与、建构和兴趣驱动的社会化学习等非正式学习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本文讨论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模式变革,强调整合社区支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从学习知识(Learn about)向学会生存(Learn to be)转变,并指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开放教育资源在社区支持方面的薄弱.开放教育资源的价值在学习的长尾中得到了揭示和体现,而建立社区与共享资源同样重要.通过建立参与性学习生态系统,推动从Web2.0发展到Learning2.0.  相似文献   

2.
Web2.0环境下,各种社会化网络应用实践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化学习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环境。技术支持的非正式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可以在web2.0环境中寻找学习导师,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在线实践社区中学会合作、探究学习。为了促进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我们要加深了解非正式学习的价值,明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联系,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探索新技术并引领学生使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外Facebook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cebook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社区,它为开展非正式学习和社会化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在介绍Facebook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非正式学习理论和社会化学习理论为指导,分析了Facebook与教育的结合点,展示了Facebook教育应用的成功案例,并对未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大规模在线学习中,个性化学习和信息导航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欢迎。由于学习者众多、学习需求多样化和学习资源海量,个体化支持服务已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资源推荐的需求。相关研究表明,将社会化支持服务引入在线学习中,能初步缓解支持服务不足的问题。文章以社会化支持服务的属性和内涵为基础,构建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在线学习环境,深入探讨社会化支持服务框架,并结合学习资源、学习伙伴、领域专家等社会性因素对学习者在线学习产生的影响,设计了社会化支持服务流程和个性化推荐模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智能、精准的支持服务。最后提出“一体化”的社会化支持服务模式,为研究面向个性化学习的社会化支持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6,(9):25-31
以集体智慧为特征的社会化学习是智慧学习环境的重要学习形式。文章阐述了社会化学习的发展、理论基础及其主要技术支持。为了对社会化学习进行有效支持,文章通过对社会化学习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归类,构建了社会化属性信息模型,并从六个维度刻画社会化特征,有效解决了智慧学习环境中社会化属性信息的分类与描述问题。基于该模型,文章设计了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框架及其服务机制工作流程,为智慧学习环境下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正在迈入一个社会化媒体的时代。所谓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从字面上理解,包含"社会化"和"媒体"两个部分,它既是一种信息与知识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传播模式。通常我们会把社会化媒体看作是一种允许和促使人们分享意见、观点及经验的工具和平台,代表性的社会化媒体包括社交网络、微博、视频分享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促进了信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也给教育的前景赋予了全新的想象。第一,从教育本身角度来看,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和"学"方式,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性软件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工具支持。在充分认识社会性软件和非正式学习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及努力培养Web2.0社会性理念,达到利用社会性软件提高学习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其集中体现就是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就处于社会化环境中,并不断通过模仿、交流等途径进行学习,由于社会性媒体的不断应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与内涵都发生了改变.本文从知识管理中SECI知识转化模型出发,在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相互融合的趋势下,提出一种基于SECI模型的社会化学习框架.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非正式学习作为实施企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方式,已引起企业组织的关注。本文针对温州市的企业员工进行有关非正式学习的问卷调查,了解其非正式学习现状与需求,并提出促进员工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基于Sakai平台的社会化网络学习要素(包括环境、资源、活动、评价),接下来构建出基于Sakai平台的社会化网络学习模型,进一步对社会化网络学习模型具体过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具体过程中包含的核心知识的学习、分散的非正式学习和循环流动三个阶段,并开展了社会化网络学习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万力勇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5):18-20,13
知识管理可被看作是一种整合信息的过程,从不完全的信息中抽取其意义并更新,条文化(编码化)过程(codification)将知识转化为可供访问和应用的格式,使其尽可能具有组织性、清晰性、便捷性和易于理解。实践社区(communitiesofpractice)是有共同知识和经验的一群人的集合。既然学习包括了知识的条文化和获取、技能、策略、态度和行为,如上所述的知识管理、信息的条文化和实践社区都将在学习中应用。学习环境是管理知识的场所,我们分析了几种不同的学习环境模型,但是没有哪种模型能兼具知识管理、信息的条文化和实践社区这些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构架,并且开发了一种环境来应用这种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不断涌现和蓬勃发展,基于对话的教学方式代表着未来教育和人类学习的一种发展演进方向。脚手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各种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帮助与支持,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对话式脚手架是对话的本质特征和脚手架的关键特征的交集,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它给学习者建构知识提供了概念框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策略,对话式脚手架需要创设对话环境、实现对话主体话语权力的平等以及掌握对话策略与技巧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教育应用逐渐走向纵深,使得学习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亟需探究符合时代背景、面向新型学习环境的教与学交互理论,探究如何设计学习环境来应对新兴技术支持的学习情境。通过分析学习情境的基本特征,探究多空间融合后学习情境革新带来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的变化。基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等对教与学影响的思考,最终提出学习情境的描述框架。学习情境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现象,基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储存技术等的应用,学习情境客观存在于虚拟环境中,成为一种具有目标性的长期存在的学习活动,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学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并可以实时进行学习分析、导航、评估、反馈、调节等,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连接器和促进有效学习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以知识为导向不同,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也被称为"能力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的落地首先需要明确能力导向教学范式的意涵、特征和应用模式。PISA测试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典型的能力测试范式,为能力导向教学范式提供了理论观照和实践指引。从PISA测试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来看,能力导向教学范式是一种以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将其与知识应用领域的真实情境相联系,旨在促进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社会沟通等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的教学范式。它具有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教学、学习过程由概念化转向模型化、聚焦高阶思维发展等主要特征。深入到教学实践领域,能力导向教学范式的典型模式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知识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运用和做中学的实践哲学。能力导向教学范式不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改变知识导向占据主导地位、为应试而获取知识的教育现状,更有助于开拓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ESP英语教学中引入语言探究式学习,可在开展有效授受式学习的同时,将学生置于主动探究,注重问题解决及语言交流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主获取知识来源,了解自身特殊用途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过程和学习策略的养成过程。通过ESP语言探究式学习研究,可归纳出一套ESP语言教学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新技术正以各种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在新理念构建下的体验式学习环境中开展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引入新媒体与新技术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学习体验。体验学习在促进学习者知识理解、激发学习者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基于新媒体、新技术进行体验学习时,一方面要使物理环境遵循未来课堂、体验学习、场馆学习环境设计基本理念,以人为本,重视多角度、多方式地对事物进行呈现,尽可能地促进学习者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反思;另一方面在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时要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四个学习阶段贯穿其中,充分利用物理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技术支持,把获取经验(感知经验和领悟经验)与转换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体验学习过程的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7.
李妍 《现代教育技术》2006,16(6):40-42,72
探究式学习往往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本文围绕着问题解决学习所需的支撑性要素,从活动理论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视角分别对问题、相关案例、认知工具、学习共同体和资源几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提出了一个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8.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Problem-base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have a long history of advocating experience-based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ory suggests that by having students learn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solving problems, they can learn both content and thinking strategie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s an instructional method in which students learn through facilitated problem solving. In PBL, student learning centers on a complex problem that does not have a single correct answer. Students work in collaborative groups to identify what they need to learn in order to solve a problem. They engage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 and then apply their new knowledge to the problem and reflect on what they learn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The teacher acts to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process rather than to provide knowledge. The goals of PBL include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1) flexible knowledge, 2) effective problem-solving skills, 3) SDL skills, 4)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skills, and 5) intrinsic motiv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learning in PBL and examine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pporting it. There is considerable research on the first 3 goals of PBL but little on the last 2. Moreover, minimal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utside medical and gifted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goals are achieved with less skilled learn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research agenda for PBL.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BL is an instructional approach that offers the potential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flexible understand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skills.  相似文献   

19.
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开放课件(OCW)运动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开放资源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应运而生。从OCW到MOOC的发展体现着学习中心的转移。OCW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而MOOC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兴趣和需求出发,在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和先进的学习工具支持下,将获取知识的学习欲望转化为主动汲取并同化知识的学习行为,按需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自发组织学习圈,随时随地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得漠视"人"这一学习主体的"异化学习",回归为学习者可以感受到自由与创造的"快乐学习";使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发展为以"学"为主的网络在线"学堂";使学习者、教学者和学习环境各要素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相互适应,呈现出开放自由、和谐共生的状态。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无时间和地域要求、无费用和学历限制的学习环境;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更深程度上的开放共享,也对我国学分银行和开放大学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