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化学习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网络成了自我的延伸,通过关联社会关系网络,扩大了学习的内容支撑作用,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我的学习认知能力。但网络化的知识内容的非线性呈现方式,无法避免信息超载、知识泡沫化、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认知的碎片化等问题,易造成学习者迷失学习方向、认知超载、难以整合完整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系统性还原。易造成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加剧,成了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难以实现深度学习的开展。通过运用关联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在人际网络和知识网络中,知识的组织呈现和表征方式的变化,借此探讨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在社会知识平面无限扩展的情况下,如何聚合碎片化内容,提高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批判性的高阶思维能力,实现知识转化、知识迁移和知识的主动建构,促进碎片化学习模式和方法的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网络课程因资源粒度过大、时间过长难以满足学习者微型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资源特点及其认知特性,从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技术开发及实现方式三个维度,提出了网络课程的碎片化学习资源的"拆解"与"重构"设计开发模式。利用虚拟切片技术拆解并重构了从知识碎片化到知识单元与知识主题的结构化研究。以"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为例,开展了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的案例研究,对其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碎片化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微型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完善知识结构与夯实知识水平,及时弥补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不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91-93
正数量庞大而体型微小的知识通过大规模协作学习联系成一个巨型网络,每个学习者既是该网络中的一个独立节点,又是个人知识系统的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网络。网络时代的学习者将面临两大客观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一边是爆炸式增长的信息资源数量,一边是碎片化的知识资源形式,在"巨"与"微"这两个极端面前,有学者就主张采用中庸之道,取长补短,既采用关联主义的"多连通"又主张新建构主义的"学会选择"和"零存整取"策略。两种网络学习理论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随着海量信息的传播和新媒体的涌现,储备式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用。在社会化知识网络中,学习也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学习者的思维和认知都在不断重构,学习方式与知识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关联主义的视角出发审视学习。如何在"无尺度"的复杂网络世界中营造自身的学习"小世界",将微型的、离散的、碎片化的信息整合为系统可用并可扩展的知识体系,对促进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网络学习的基本特征,描述泛网络形态下知识的组织过程,探讨具有个性特征的网络学习者在微内容环境特征中组织学习和整合认知的新范式,体现了数字时代学习的重要变革,以此透视后现代教育观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网络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年轻人所推崇的新型学习方式,但其引发的认知障碍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为降低碎片化内容给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探寻解决认知障碍问题的途径,在分析网络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在碎片化学习中存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构建了网络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有效解决认知障碍问题的策略,并对网络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进行了辨证思考。  相似文献   

6.
"碎片化学习"在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MOOC)中的问题表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碎片化。其中,时间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注意力障碍,学习习惯碎片化则会增加深度思考的成本。但MOOC碎片化属性的特征本身具备了一定程度上消弭多元注意力分散和浅层学习等缺陷的自我修复功能。因为"碎片化"的交互式交流形式和学习方式,一方面在优化学习者内外网络的同时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创新思维和自我价值观的发展。MOOC学习支持未来的改革方向在于引导学习者利用思维导图将碎片化知识进行以实践认知为中心的模块化处理,以及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训练两方面,这样才能将它的优势真正利用起来,保证深度学习的开展和聚合多元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以英语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重点探讨英语课程被分解为碎片化知识,从而制作成一系列微视频课程的过程,完整知识体系应该如何被分解成碎片化的知识点,碎片化知识点之间又应该如何关联以被学习者习得,从而构建原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内化到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中。研究提出在分解过程中,应遵循连贯性、统一性和层次性三个基本原则;关联设计时,应注重案例关联、动机关联,学习者关联三种关联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实现网络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成为提高网络学习质量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目前大多数自适应学习系统仅具有单向适应能力,即实现了系统根据用户特性适应性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资源、过程和策略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有助于解决学习者认知超载和网络迷航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学习者在此系统中是一种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还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惰性。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和系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在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建立双向适应交互,即用户主动选择资源的适应性交互和系统主动推送资源的自适应交互。双向适应交互最为关键的是用户模型,而认知风格是用户模型中影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元素。从学习效率和使用感受两个层面实证评价双向适应交互性,以及认知风格对其的影响发现:采用自适应学习方式,学习者具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绩效;但认知风格会影响到自适应学习和适应性学习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一、奥苏伯尔的双重分类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学习方式进行了分类 ,按照知识获得的过程可以把学习分为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两种 ,按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机制又可以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  如果把学习材料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学习者不必经过自己发现就把学习内容吸收进他本身的认知结构 ,这种学习方式就叫接受式学习 ;如果不把学习材料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而是让学习者自己在学习情境中进行探索 ,再把所发现的学习内容内化成他的认知结构 ,这种学习方式就叫发现式学习。  例如 ,三角形面积…  相似文献   

10.
先前经验的本质是个体认可的学习方式方法和经过社会网络实践检验的学习资源,是碎片化学习建构新知识的基础和关键。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的融合效应弱化了社会网络中强关系获取经验的优势,提高了结构洞弱势学习者的经验获取能力,进一步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碎片化学习资源的数量、质量和速度,有效提升了碎片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网络多媒体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失调现象展开讨论,总结了造成网络学习者认知失调的内外部因素,接下来着重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元认知帮助和情感支持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在网络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影响网络学习者认知调节的外部因素来促进其内部的认知调节。  相似文献   

12.
李娟  穆肃 《远程教育杂志》2006,(2):36-38,60
学习内容设计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尤其对于远程学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成就。目前大量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偏向于内容的呈现方式。本文将以认知风格理论为指导,依据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特征,重点探讨网络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学习的图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有效实现终身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关联主义理论表现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时代特征,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也不再只是内化的个人活动,学习工具给学习活动带来深刻影响,学习方式与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习更像是社会网络的扩张。通过分析关联主义视域下学习能力特征,探讨网络学习的组织策略,即如何将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转而整合为系统可用并可扩展的知识体系,这对促进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中多媒体课件交互性研究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婧  李绯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1):85-88
文章针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对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交互性理论进行综述,总结出了交互性理论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逐渐从交互过程帮助学习者控制学习行为的观点演变到了交互过程通过反馈的方式对学习者的内在响应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发生作用的观点。通过对SkillSoft公司开发的网络交互课件的分析,提出了交互性设计不仅要考虑界面呈现方式、结构链接方式和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也要关注课件的交互性对用户认知发展、情感因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泛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深入发展,可视化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如何进行资源可视化成为微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关键。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单位,是微型学习资源的代表,对知识元进行视觉表征实践研究,就是完成微型学习资源从抽象文本到可视化图像的转变。依据信息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分为形态陈述性知识元、内容陈述性知识元、效用陈述性知识元和内容程序性知识元四种类型。通过理论模型的阐释,以案例方式进行具体的可视化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可视化设计的知识元,把抽象的文本变成直观的图像,降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学习者将面临两大客观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一边是爆炸式增长的信息资源数量,一边是碎片化的知识资源形式,在“巨”与“微”这两个极端面前,有学者就主张采用中庸之道,取长补短,既采用关联主义的“多连通”又主张新建构主义的“学会选择”和“零存整取”策略.两种网络学习理论提出的主张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很多人已经尝试运用具体的策略进行网络学习和实践.其中,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近年来运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发展最迅猛的网络学习应用形式之一,我们探究网络微时代的学习环境特点和学生学习诉求,结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模式,可以为有效应对微时代下的学习提供借鉴之意.  相似文献   

17.
要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有效学习,必须使用在线设计的思维方式解构知识内容。本研究分析了知识的结构,论述了作为知识的学习素材可以被解构成知识点、微知识和知识树,提出了知识导图的概念,阐述了适合初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知识导图学习模式。学习者通过解构学习素材提炼知识点、分解微知识和构建知识树,在制作知识导图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学习。初级学习者是在选择知识点和构建知识树的过程中学习,而高级学习者则是在解构知识素材和构建知识导图的过程中学习。本文的结论是:基于知识导图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从初级学习者提升为高级学习者,训练学习者学会自主学习是适合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另外,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导图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在线学习模式的设计和在线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加剧了知识惰性化,而与大师连通对话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洞察力是网络时代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问题的"四大法宝"。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通过个体对内和对外两种交互维度,解析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分布式认知建构的过程,对解决认知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其交互过程是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载体的协同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个体的知识建构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增加个体的分布式认知,以形成适应自我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超媒体教材的使用与学生学习迷失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3):71-74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因此越来越多的电脑辅助教材结合了超媒体的使用界面。而信息则以非线性的形式呈现,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材内容顺序,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1]但正是由于非线性的呈现方式,常常使学生有深陷迷宫的感觉。有研究者指出,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学习者学习方向迷失、导致学习受漫无目的的浏览、无法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知超载和知识体系难以整合等。[2]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迷失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若干解决办法来提高学习效果。一、超媒体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