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体人格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本质,它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特定人格往往是特定文化的必然结果。文化对人格的塑造是通过前期生存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控制教育来进行的,并且通过对人格的评价及再塑造,塑造出完整的人格。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文化面前绝不永远是消极被动的,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改变环境,创造和发展社会文化。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人格是一种历史范畴,个体人格的完善必须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现代编辑的理想人格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的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审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与完美结合,“和谐人格”是现代编辑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现代编辑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通过编辑自身人格的提升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正面影响这种双重路径共同达成。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是以文化实践为参照,在对主体文化意识的确证中实现自身对时代文化精神的体认,使对象世界发生属人的转变,达到文化意识的拓展和深化,而发展深化了的文化意识通过文化教育主导着主体进行新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文化的进步在其核心价值取向上必然是人的自我实现,即人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意识系统———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意志连蒂关系的探讨,对体现个体文化人格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矛盾的文化无意识与文化意识进行教育的文化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与思考,以文化实践为参照系,确认教育的人格心灵“唤醒”的价值核心,造就个体新的文化人格力量和现代文化意识,对社会文化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和再评价,体验自由与必然、个体与社会的矛盾统一,立足于现代文化意识的培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哲学内涵作了初步的探索与设定  相似文献   

4.
[活动思路] 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个体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个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活动思路]   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个体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个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体人格有无限性的内涵;第二,个体人格是完整统一的;第三,个体人格是纯粹差异的;第四,个体人格的生存是在与他者的交会中实现的.个体人格存立于现实世界进程的阻断和终止之处,正是在此处,作为个体人格生存源头的内在性的精神世界和自由世界被开启.个体人格自身是一个整体,其拓展和实现完全不指向由部分建构整体,而是指向个体人格自身的创造行动.因此,通过个体人格实现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命运,人的异化悲剧才能化解.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里的暴力事件是部分大学生非健康人格的一种折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通常要达到三种关系的和谐: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正>人格是那些在个体身上使人的行为比较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特质、倾向或特性模式,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心理面貌。[1]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无论对个体还是社会,其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作为个体最早接触的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组织,对个体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形成具有着先决性的意义。家庭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其本质就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也就是使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现实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与规则的过  相似文献   

9.
一、人格教育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教育是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人格品质的教育,其宗旨是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使个体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均达到和谐和高层次发展,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动机和自我意识,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使个体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使受教育者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劳动等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独特素质,使人的个性充分发挥,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与之共同发…  相似文献   

10.
当前院校审美文化的价值观正努力向社会审美价值观靠拢,出现了实用化与职业化的趋向。相比之下,审美教育是滞后的,存在着不能解决个体人格意识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过多依赖艺术教育途径,审美教育自身学科化、艺术教育技能化不足。因此审美教育不能仅在自身学科范围内讨论,而应在院校文化的范畴内,以促进审美文化的发展,协调人格生长与社会需求为旨归,以建立院校文化的文化品格为核心,重建院校审美教育在社会文化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否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关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对个体来说,要特别重视和谐人格的培养。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个体,应将个体需要、动机和意志所导致的行为规范,纳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中,并由此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这是一个涉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建基于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基础之上的以个体发展为本位的社会,市场经济在推动现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个体发展.但社会个体在追求"独立"的"单向度"的发展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教育、文化和制度等的创新与建设构建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主体,实现个体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以教育作先导、以文化作依托、以制度作保障,实现个体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构建我国个体主体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人格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和文化道德因素交互作用于人,并通过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格、精神素养、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简言之,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情、态等所表现出的为人的品位或格调。在这里,社会个体的言、行、情、态等外在表象是展示人格的媒介,人格是其内核。人格正是借助人的社会活动,把渗透在言、行、情、态中的人格水平以一种可以被他人知觉的方式呈现出来,由此完成一定社会个体的人格定位和人格影响。人格是做人的根本。它影响着社会生活中人生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社会对个体的价…  相似文献   

14.
当代人格研究范式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格心理学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人格研究范式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生物学研究范式关注遗传和进化的作用以及生物学在人格发展中的贡献;文化研究范式以多元文化观的视角探讨了文化与人格的关系;特质范式重视大五模型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社会认知范式强调影响个体行为的认知、动机和目标变量,完善了以社会认知观点为基础的自我理论。  相似文献   

15.
教师人格素质是教师在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充分激发出的内在需要,并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完美教师人格塑造,不但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氛围,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自我教育与修养,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在教师人格塑造当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文化学的视角审视,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态势,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同时进行,并均有突破性进展。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人格结构的普遍性、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机制、跨文化的普遍性人格特质、文化间的差异与典型人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个体、文化与社会的互动性。早期受精神分析学影响,文化与人格学派认为不同文化的儿童教养方式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30-40年代,该学派对不同社会的文化模式进行研究,60年代后,则转向对文化内部的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通过回顾"文化与人格"的诸多研究,对当今教育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有几点启示:应重视家庭和社区的文化氛围,开展性别教育,引入科学的性教育,利用新媒体实现共同学习,关注个体成长中的亚文化。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这是特殊个体未来生存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召唤.根据特殊人群的特点,公民精神培养重在独立人格成长和公共理性建构.遵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特殊个体应以独特发展促进独立人格成长,并在平等交往的民主生活情境中培养公共理性.教育者应致力于发现特殊发展潜能,为特殊个体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开辟通道,培植公民人格长养的生境,并使特殊教育与一般教育有机融合,将公民社会的基础建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教师人格素质是教师在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充分激发出的内在需要,并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完美教师人格塑造,不但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氛围,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和谐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而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是青少年理想人格,是"人在生理、心理、伦理、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一系列素质与品质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它是指人、自然、社会相互和谐的一种人格行为".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全社会和青少年自己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