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主体是基于"原子式探讨"的分析方式所形成的以个体为本位、以对物的单纯占有为目标的主体形式.类主体是对个体主体的辩证发展,它突破原子式分析的片面思维,把人看作在各种关系中和谐统一的类存在,它所成就的是真正自由、完整的人.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和危机要求主体由个体主体转向类主体.这种主体范式的转型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原子式探讨"到生态分析的转换;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从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的转换;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从"单子式个体"到"完整的人"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谈个体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体主体意识就是个人作为主体的一种独立自主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个人在主体上普遍获得了人格上的独立 ,从而唤醒并进一步强化了个体主体意识。积极培育个体主体意识 ,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从人的社会化看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两者的和谐统一。人降生后就开始了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有赖于个体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教育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它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它把人当成社会化的主体,使人在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走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的个体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人对现实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从人一出生就开始,直至作为自然人生命结束而终止。人的个体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人的必然要求,而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需要社会化了的个体去推动。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由家庭、托幼机构、学校和社会对每一个人施以全面发展教育,以不断加快社会化进程和提高社会化层次的过程。而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人"的因素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基于这种考虑,人类的文化传播可分为五个阶段:个体的无意识的传播时期;群体的有意识的传播时期;阶级的特权化的传播时期;有组织的职业化传播时期;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时期。这五个阶段的演进并非依次更替,有些阶段会相互叠加。文化传播主体的变迁,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和拓展的过程,也是社会民主不断扩大的过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化民主成为现代社会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面。市场经济则为实现这种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哲学教育作为价值塑造的裁体,它的任务是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与人的生存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群体主体已成为历史,个体主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矛盾,形成现代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类主体是全球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主体的建构要求哲学教育必须实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换,塑造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7.
从本体论视角探寻教育本体,就是挖掘教育这种社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产生、开展以及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活动的本体。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个性化。在现实社会教育活动中,缺乏社会力量"庇护"的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只能在个体社会化的夹缝中寻求生机。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长期低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德育过分关注德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德育的个体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强烈,他们的思想态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利益取向,因此,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必须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彰显德育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发展、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哲学教育作为价值塑造的载体,它的任务是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与人的生存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群体主体已成为历史,个体主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矛盾,形成现代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类主体是全球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主体的建构要求哲学教育必须实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换,塑造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0.
"技术熟练型"的集体受训模式的消极影响和教师个人职后的专业孤立现状的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厘清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关系,既要反对忽视教师个体主体意向和价值的笼统的、缺乏个性化的"集体主义"的培养和发展模式,也要反对教师实际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各自为伍、个人孤立的"个人主义"的专业发展方式,注意在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之间构建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源远 《考试周刊》2013,(58):182-18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培养就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完成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人的发展是根本问题,人的发展对于社会与教育提出了相应要求。由此可以看到教育、社会、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对人的教育就是使其最终融于社会、改造社会,而教育也就通过对人的教育完成对社会的服务与影响。这三者相互关联,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使教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最终使人全面且具有个性地丰富社会,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不容忽视的个体价值。本文从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现代人格;激发精神动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满足精神需求,享受精神生活方面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化,个性化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就是个体适应社会与主动创新的关系。适应与创新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教育既具有社会化的功能,又具有个性化的功能。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便是要在适应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超越、使教育物社会化功能与个性化功能都充分发挥出来。要这种超越,便要转变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占有式个体"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因而是理解现代社会秘密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人被塑造为"占有式个体"而常处于"自我丧失"和"失范"状况之中.思想家们基于"关系性主体"的视角,从伦理—政治层面进行了反思与超越,但他们的方案未能真正触及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与之不同,马克思从所有制关系的独特视角出发,对现代个体特性和生存境况进行了考察,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通过建立新的占有方式来塑造新的个体生活方式,从而为反思和超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占有式个体"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路径."重建个体性"构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独特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旨趣.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当代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5.
试论早期儒家思想中的个体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缺少个体主体意识。文章从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知行关系入手 ,分析了早期儒家思想中蕴涵的肯定个体主体意识的倾向 ,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急需的个体主体意识原本就潜在于早期的儒家思想中 ,只不过被长期掩盖和忽略 ,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个体主体的生成,提倡主体性原则。个体主体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确立的过程,是共产主义阶段自由个性发展的必要准备阶段。人向全面发展的复归过程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由自在自发走向自为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本位视角下,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过度主张人的社会主体身份即社会语境下的他己能力,而教育目的个人本位形成与人存在的个人本位的等同化认知,使得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根源需要重新考量。在教育主体视角下,通过对人的社会主体身份的解构,以及对单一人我主体发展范式的再思考,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中人的社会主体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中的个体主体走向了人的多元主体教育的初步统一。在意义视角的阐释下,人的多元主体教育中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形成内在博弈、类主体即类语境下他我与个体主体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以及类主体具有对社会主体的超越性本质,进而教育从人的单一主体教育走向人的多元主体教育,从人的对立主体挟持发展走向人我与他己协同发展的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区内部主体精神的失落,社区教育文化要承担起主体精神重塑的历史使命。社区教育文化的主体精神强调社区个体与群体的独立意志和人格,在于保持社区成员的主体性,形成社区群体意识,营造人性关怀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教育文化立足于社区个体与群体,以教育文化重构社区文化,改善社区生存状态,促使社区个体本位回归、群体认同归属,达成社区教育文化本身的主体性价值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论课堂中的风险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主体关系。课堂中的交往既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同时也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最简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接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得到深入发展.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思想的变化,导致部分现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极度扭曲.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