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建构翻译学,以期通过对吕俊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建构翻译学的成果与不足的分析,使人们看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指导作用,同时也看到此理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是静态的,它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探讨,但忽视了许多与翻译相关的外部要素,比如主体要素、语境要素等,这大大影响了它的实践性。而解构主义虽然考虑了语言之外的要素,却始终是缺乏实际指向的研究,是一种没有文本所指的研究,它不是以实践为目标和导向的,因此缺乏实践指导性,也没有方法论的意义。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目的就是要重新以翻译本体为基础,重建翻译学。因此,建构的翻译学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  相似文献   

3.
“文化翻译学”作为一个术语,是文化翻译学元理论中的基础性概念。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在翻译研究中的凸显过程,梳理了翻译学界对“文化翻译”的多重解释,廓清了“文化翻译”作为翻译学术语的根本之义,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文化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进而对“文化翻译学”概念作出界定,从而为文化翻译学的学科建构确立了原点。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理念,对人类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伴随着时代思潮,生态翻译学于二十一世纪初应时而生.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阐释、分析生态翻译学中类比思维、系统理论、动态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希冀丰富和完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促进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研究中的话语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可以分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而翻译理论又分为翻译基本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长期以来,搞翻译实践的人多有瞧不起搞翻译基本理论研究者。本文试图从翻译理论的新发展在文学翻译、哲学研究、建构翻译学及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等角度分析一下翻译基本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宋安妮 《海外英语》2013,(15):147-148
我国近三十年的翻译研究有其历史阶段性,该文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分析了经历过的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解释了它们不能真正支架起翻译学的理由。该文介绍了研究模式多元清晰的翻译研究新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并阐释了其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真理观是共时性真理。  相似文献   

8.
翻译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翻译学的尝试。吕俊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文章拟从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来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学建立的必然性,并从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知识准备来探讨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文章指出,建构的翻译学符合中国当前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译学发展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三十年的翻译研究有其历史阶段性,该文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分析了经历过的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解释了它们不能真正支架起翻译学的理由。该文介绍了研究模式多元清晰的翻译研究新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并阐释了其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真理观是共时性真理。  相似文献   

10.
梁志芳 《英语广场》2020,(27):15-17
翻译在身份建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身份建构或重构的场所。本文首先以研究路径为线索,梳理了过去20余年来翻译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研究,现有研究主要有翻译与民族身份认同研究、译者身份研究及翻译与性别身份研究三大研究路径;其次讨论了翻译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存在的研究主题较为单一、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缺乏等问题;最后指出了翻译学领域未来的身份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何丽玲 《英语广场》2020,(16):34-36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语料库翻译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语料库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翻译批评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桥梁和纽带,翻译批评从本质上说是建构性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应以描写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遵循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描写方法,综合分析多个维度的要素对译者翻译选择的影响,再现翻译过程,突出翻译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任务,但跨文化语境中翻译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说明翻译研究不仅应在语言层面上进行,而且要在文化层面上展开。作为国内外翻译学界当前的热门话题,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它突破并拓展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是建构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建构主义翻译观对"信"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它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缺陷的对比分析,指出建构主义视角下"信"的翻译标准提倡翻译过程中的开放性、人文性、社会性,对翻译学学科建设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明舒 《海外英语》2023,(6):5-7+20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旨在将生态学中“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引入译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学理论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既有助于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合理性,又能促进中外不同理论视角的融合与发展。因此,该文章将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中现存的多元系统理论、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副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旨在发掘其中的异同点,为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的建构是推类思维路径运用的结果。在此路径下,东方生态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建构的重要哲学理据。区别于西方的推类逻辑,中国传统的推类思维可以诠释生态翻译学"关联序链"的认知理性。中国传统的推类思维在论证生态学在翻译学的跨学科运用上具有一定的自洽性。  相似文献   

17.
卫莉君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6):70-71,74
詹姆斯.霍姆斯是低地国家翻译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霍姆斯在"翻译学的名称与性质"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被认为是西方翻译学建构的先行者。而对中国译界而言,对霍姆斯的翻译学学科构想作详细的分析,进而说明其对我国译界的启示,实在是既必要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阐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的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主要核心理念,如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论、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论、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论等来指导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谢丹 《海外英语》2014,(16):131-133
生态翻译学最初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它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纵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纵观和描述。该文将对胡庚申教授继2004年出版《生态翻译适应选择论》之后的又一部新作《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进行简单评述,主要按篇章顺序对该书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并指出该书的特色以及该理论应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从构建主义看,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知识的内在结构性和体系性,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的结合有利于对翻译学的理论探讨,也可以突出翻译的专业性。本文在分析翻译人才知识结构建构的重要作用、特点以及阐述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翻译人才知识结构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